當前報章為 第20141127號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本版新聞

MORE+

社文消息

2014-11-27

《新福利舉行『酒精對身體影響』的專題講座》

新福利於本月18及19日連續兩天共舉行了四場「酒精對身體影響」的專題講座,講座的反應非常熱烈,也使車長們對自己身為職業司機,主要的工作又是在公共道路上駕駛巴士,接載乘客安全到達目的地,感覺責任重大。

為了讓此講座講解的內容更深入,公司邀請了工人醫療所的楊曉蔚醫生來進行講解,其中內容包括了酒駕的後果及其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因而也確實讓一些平時不注意生活細節的車長們了解酒精對身體的影響及在體內殘留時間,超乎自己的想像,如此詳細的介紹,更加深車長們對酒精違害身體的認識。同時,講座採取了互動形式,車長就他們心中想到的問題,請教與會上的醫師,使講座更貼近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需要,進而鞏固及加強車長們的安全駕駛意識。

是次專題講座得到車長熱烈回應,效果顯著。今後新福利將繼續為前線員工提供相關培訓及專題講座,不斷提升服務及安全素質,為澳門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公交服務。

澳門湖南同鄉會到訪街坊總會

日前,澳門湖南同鄉會會長嚴海文等一行七人到訪街坊總會,與該會副理事長李卓君、謝美玲及副秘書長鄭敏敏會面,雙方在會議中就開展社區活動的工作進行交流。

嚴海文表示該會創會以團結在澳居住的湖南鄉親,並以愛國愛澳愛鄉為前提,在過去積極開展社區事務的工作。同時,在了解街坊總會工作後,認為街坊總會的工作服務範圍廣泛並表示敬佩。

街坊總會對澳門湖南同鄉會過去的工作表示肯定,並表示未來可加強交流,共同開展社區活動,如共同開展青年義務工作,加強本澳與湖南地區青年交流的渠道,促使彼此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最後,雙方均表示冀日後加強彼此的交流及合作下,力爭促進澳門與湖南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緊密的聯繫,共同積極作出貢獻。

『2014嘉模講壇──生活與文化系列』講座

由民政總署主辦的“2014嘉模講壇──生活與文化系列”講座將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在仔嘉模會堂舉行。講座邀請台灣著名設計師聶永真及中國著名影像創作人編號223擔任主講嘉賓,與聽眾分享創作心得,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

首場講座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舉行,講題為“Behind the Cover──感覺的設計”,由聶永真主講,與聽眾分享關於書籍、唱片及文化傳播的平面美術設計心得;次場講座於十一月三十日(星期日)下午二時舉行,講題為“為遁入初生——攝影私生活和私出版,由編號223主講,將分享他以生活方式與攝影相結合進行創作的經歷之談。

聶永真為台灣著名設計師,從事書籍與唱片設計領域。近年作品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IF傳達設計獎,並為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2012)、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國際評審(2013)。編號223為影像創作人、自由寫作人,曾出版個人攝影集系列《My Private Broadway》,並先後創辦獨立時尚創意雜誌《TOO》及獨立Zine《VERSATILE》。

當日出席講座的觀眾可以八折優惠價購買民署文化康體部之出版物。為表揚和支持市民對終身學習的積極和熱忱,出席系列講座達到一定次數的觀眾,將可獲得由民署與各協辦機構共同頒發的證書、購書禮券,另獲贈精美書籍一冊。

為方便市民到達會場,活動當日設有免費專車接載市民往返八角亭巴士站及仔嘉模會堂,出發時間為下午一時二十分。講座以普通話進行,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人士或團體參加。預留座位或查詢可致電8394 3773或8294 7931,亦可登入民署網上報名系統報名www.iacm.gov.mo。

第八屆兩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論壇將於澳大舉行

由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及教育暨青年局共同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及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協辦的“第八屆兩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論壇”將於十一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澳大新校園劉少榮樓及教育學院舉行。屆時,來自兩岸四地六十多位專家學者將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教育史研究的新趨勢。

是次論壇主題為“通古今之變”,主辦方希望藉此會議探究多方面的議題,包括: (一) 教師教育;(二) 教育史研究;(三) 課程與教學;(四) 教育政策; (五) 教育敘事。

開幕式將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澳大劉少榮樓G078室舉行。論壇將會以主題演講及論文報告的形式進行,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與。詳情可瀏覽網站:http://www.umac.mo/fed/eduhist/index.html或致電八八二二 四一○九/四一二○/八七八八查詢。

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電子資源中心平台啟用

澳門大學圖書館開發的“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電子資源中心平台”正式啟用,今後澳門九所高等院校師生均可透過網絡平台,免費使用“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Macau Academic Library Alliance ---- MALA)提供的電子資源。

該平台由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資助,集合了九所高等院校共同採購的學術期刊資料庫,以及澳大圖書館自行開發的澳門資料庫和各類電子文獻,並將逐步增加資料庫的數量,相信可以為高校的師生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學習和研究資源,協助澳門高校的教研發展。另外,聯盟早前也推出了“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團體借書證”服務,師生可在九所院校內的圖書館借閱書籍。

“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二○一三年五月在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的倡議及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的協助下成立,成員包括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及澳門管理學院九所澳門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其宗旨是加強館際合作,使圖書館在合作採購、資源共建共享、館際互借及行政開銷等方面取得最大的成本效益。

有興趣人士可登入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電子資源中心平台的網址http://library.umac.mo/html/org/mala/index_c.html瀏覽。

中總聯絡部訪山西商會

澳門中華總商會聯絡部於日前在副理事長崔煜林、余健楚、部長徐達明率領下一行十二人訪問了澳門山西商會,受到該會會長趙錦龍,常務副會長李肇明、黃志光,副會長麥偉佳、周港、卓重賢、陳詠池、楊敏強,監事長賈利安,副理事長郭旺坤、劉德承、彭永洪,理事黃小庭,副秘書長陳小曼等的熱情接待。

會上,趙錦龍對中總聯部的來訪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澳門山西商會的概況。他說,該會成立主要是希望加強澳門與山西的聯繫,推動葡語國家與山西的經貿往來,同時協助山西產品利用澳門的平台進入葡語國家市場。趙錦龍認為,山西旅遊文化資源豐富,與澳門有廣泛的合作空間,晉澳兩地可進行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澳門山西商會將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為推動山西和澳門經貿文化的合作發展貢獻力量。

崔煜林和余健楚對澳門山西商會的接待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澳門中總的情況,並稱,中總聯絡部的工作職能,包括推動會員及工商界人士參與中總舉辦之各項活動及社會事務;聯繫會員、發展新會員;加強與各社團,特別是工商社團之聯繫。為了更好地與團體會員和工商社團的溝通聯繫,聽取意見,中總聯絡部均經常組織該部理事、委員對他們進行訪問活動,取得理想效果。

余健楚表示,通過訪問加強了與各友好商會的溝通聯繫,深化了與他們的友誼,進一步了解到不同商會和行業狀況,深刻體會到現時澳門經濟雖好,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中總作為工商界的重要社團,一定會維護廣大工商界的合理權益,及時向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意見,推動改善本澳的營商環境,促進本澳經濟長期繁榮穩定。

會晤中,雙方還就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等話題進行交流,氣氛融洽。

參加訪問活動的中總成員還有:副秘書長陳國銓,聯絡部委員黃善春、畢潤芬、吳海峰、李錦源、高志良、蕭燦添等。

澳大教授獲頒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名銜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院長、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譚錦榮獲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授予會士名銜,以表彰他在學術和產業上對科研創新作出的傑出貢獻和影響力。譚錦榮教授是澳門首位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有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向來以其高素質的會員聞名。譚錦榮教授是次從全球一百二十七個國家和地區近十六萬名會員中,被授予學會成員最高級別的會士身份,是對其在電機與電腦工程領域貢獻的充分肯定。

譚錦榮教授主要從事微波濾波器理論和設計研究,對微波濾波器理論及高性能的平面緊湊的微波濾波器設計與實現有深入的鑽研,研究成果包括可應用於現代無線通訊中的超寬帶微波濾波器,差分微波濾波器以及頻寬和中心頻率可調的微波濾波器等。此外,譚教授更積極推動中學生參與科普活動,以及推廣無線射頻的識別技術,對澳門無線技術的普及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做出重要貢獻。

2014年9月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

澳門金融管理局發佈的統計顯示,在2014年第三季,國際性業務佔澳門整體銀行業務的比重略為回落。至2014年9月底,國際資產佔銀行體系總資產的比重從2014年6月底的87.2%下滑至86.5%;而國際負債佔銀行體系總負債的比重,亦從2014年6 月底的82.8% 下跌至82.1%。

外幣是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的主要交易單位。至2014年9月底,澳門元佔國際性銀行資產及負債的比重分別為0.7% 及1.5%,而港元及其他外幣在國際資產中分別佔37.4% 及61.9%,在國際負債中的比重則分別為43.2% 及55.3%。

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

至2014年9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總額按季微跌1.0%,而按年則增長24.0%,金額達10087億澳門元(1261億美元);其中,對外資產及本地外幣資產分別錄得18.5% 及43.4% 的年增長率,金額達7541億及2546億澳門元。作為國際資產主要組成部份的外地同業貸款,較一年前上升8.7%,金額達3548億澳門元。

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

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總額較三個月前稍微減少1.1%,但較一年前則增長23.2%,金額為9581億澳門元(1198億美元);其中,對外負債及本地外幣負債分別按年上升24.9% 及21.4%,金額達4950億及4630億澳門元。澳門居民及特區政府存放於本地銀行的各類外幣存款仍然是國際負債的主要組成部份,這類存款從2013年9月底的3580億澳門元上升至2014年9月底的4239億澳門元,增長18.4%。

澳門銀行對外資產及負債的地區分佈

澳門的國際銀行業務主要分佈在亞洲及歐洲地區。至2014年9月底,澳門銀行體系對外資產中,對中國大陸、香港及新加坡的債權各佔36.1%、32.0%及2.0%;對葡萄牙、英國及德國的債權則各佔6.3%、1.6% 及1.5%。在對外負債方面,對香港、中國大陸及泰國的負債分別佔總體對外負債的47.1%、20.5%及8.7%;而對法國、葡萄牙及德國的負債則分別佔3.3%、2.2% 及1.6%。

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是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所倡導的方法編制,藉以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該國際組織的“地區性國際銀行業務統計”計劃。

澳博舉辦「2014年江西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培訓課程」

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澳博」)每年均組織員工參加愛國之旅和探訪活動,參與人數已接近一千五百人。澳博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澳博福諮會」)今年亦舉辦「2014年江西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培訓課程」,組織九十位員工日前出發江西井岡山進行為期五日之愛國主義教育培訓課程。此外,澳博亦舉行「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牌匾揭幕儀式,以及向井岡山小學頒發獎學金。

是次活動由全國政協委員、澳博董事局主席蘇樹輝博士及江西省政協常委、井岡山市榮譽市民、澳博常務董事兼福諮會主席梁安琪女士出任團長,並邀請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處長司晨先生為副團長,關心會理事長、澳博資深醫生吳雪兒女士,新葡京娛樂場營運行政總監陳振雄先生及十六浦人力資源及培訓副總監鄒柏先生出任顧問,並由澳博文康社會事務部行政經理霍志釗先生擔任領隊,率領團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訓。

團員抵達江西南昌翌日,隨即前往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訓課程,並由蘇樹輝博士及井岡山市領導主持開學禮。透過是次課程,團員能夠親身體驗當年紅軍的生活及艱難歷程,增強他們的凝聚力及提升執行力。另外,他們亦參觀多個著名景點,進行生態考察、場景及現場教學等,以及有機會與井岡山紅軍後代進行互動教學,加深了解上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感人事蹟。

此外,澳博獲得井岡山市政府批准於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掛牌設立「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牌匾揭幕儀式將於十一月廿二日舉行。屆時,蘇樹輝博士聯同井岡山市領導將會出席並主持揭幕儀式。澳博是第一個海外地區企業獲授此名譽,這是對澳博在愛國教育工作上的肯定和認同。

澳博成立「井岡山小學澳博梁安琪教育獎勵基金」,目的是為了獎勵校內優秀管理領導、教師及學生。支票頒贈儀式亦將於十一月廿二日假井岡山小學舉行,並由蘇樹輝博士代表澳博向井岡山小學代表致送支票。

金沙向同善堂捐款

同善堂甲午年沿門勸捐即將開始消息剛傳出,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聞風而動,率先向該堂捐送澳門幣五十萬元,為慈善公益盡一分力。日前,同善堂值理會主席崔世昌聯同副主席崔世平,值理盧德華、蔡明威拜訪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獲該公司總裁兼行政總裁愛德華‧卓思與公共關係及社會事務高級副總裁梁小牧熱情接待,並即場捐出善款。

愛德華‧卓思讚揚同善堂百多年來用心為慈善公益服務而且實是求是不斷拓展造福市民,表示要盡心意,為慈善盡綿力。

崔世昌表示感激各界人士歷向來對同善堂所辦的各項慈善服務鼎力支持。值理會同人當秉承同心濟世,善氣迎人的宗旨,共同推動慈善公益服務事業,共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公職協會訪貧困家庭

冬季將至,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於十一月廿二日由理事會主席高天賜及副主席梁榮仔攜同理監事、會員及親屬一行人前往探訪社會上的有困難家庭,並為他們送上食品(花生油、米、麥片、奶粉、麵條等)及棉被等日常物資,以表協會和社會人士的一份心意和關懷。該會認為,透過是次拜訪,除了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送上親切的問候和物資外,更重要是表達各界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在寒冷的天氣中感受到一份溫暖。

該會每年定期會舉辦有關的探訪活動,此次先行前往新馬路舊區、水坑尾舊區及黑沙環一帶探訪了五戶的弱勢的家庭,為他們送上日常用品及聆聽他們的訴求,探訪的家庭中均需面對租金及樓價高企的問題,大多數希望政府能在住屋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援;此外,亦有單親家庭要面對照顧殘疾子女的問題,情景實在令人心酸,希望社會能更多的關心殘疾人士。

是次探訪活動參與人數非常踴躍,各人均盡心盡力,盡顯熱心公益精神。公職人員協會表示,感謝各個贊助商及會員的捐款和贊助,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得到更多各界人士的支持、贊助、捐獻及參與,以延續同類的親善探訪,為社會盡一分力。該會將於翌年一月繼續進行有關的探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