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暴風雪增加 再掀起暖化爭論

2015-02-04

有氣象學家統計,二零一零年代「美國東部高強度暴風雪」數目估計將達十四次,超越一九六零和二零零零年代的十次紀錄。反對溫室效應陣營藉此指地球已停止變暖,認同溫室效應人士則強調,極端天氣次數增加正是溫室效應造成。

去年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一九五八至二零一零年間,美國東北嚴重暴風雪次數增加71%。以每十年計算,二零一零年代美東將有十四次「高強度」(high impact)暴風雪,是一九五零年代的三倍多。由美國保守派智囊和大油商資助的質疑「溫室效應論」網站Climate depot前日發表文章稱,暴風雪增加足以顯示地球已停止升溫。文章重提二零零一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報告中的「冬天將較溫和及少雪」預測來質疑「溫室效應論」,指它好比瑪雅人的「世界末日」預測般杞人憂天。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高級科學家特倫伯斯(Kevin Trenberth)則指出,氣候暖化令海面溫度上升,其中美國東岸海溫較正常高約1℃,令大氣中水氣較正常多10%。這些水氣與北極南下冷空氣相撞,就會導致嚴重暴風雪。他說,對上一次嚴重暴風雪發生於二零一零年,當時美東對開的大西洋海溫也特別溫暖,比正常高約1.5℃。研究發現,溫度每升約0.4℃,包含水氣就可多4%。另有研究指出,有證據顯示溫室效應令高空的噴射氣流速度減慢,暴風雪移動速度因而會減慢達一半,令某些地區的降雪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