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127號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新青協辦文藝人發展討論 本澳文創發展缺乏氛圍需堅持
2016-01-27
【特訊】日前澳門中華新年協會舉辦了一場以「文藝人的發展方向」為主題的「青年有計傾」討論會,會上新青協文化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智榮擔任主持,並邀請了澳門藝術教育學會會長李小釩以及MMM Workshop創辦人蘇侃哲擔任分享嘉賓。活動吸引了二十多名青年參加,一同探討本澳從事文化藝術界工作者的發展局限和方向。
澳門藝術教育學會會長李小釩在會上透過“圓規能畫圓是腳在走,心不變;人不能圓夢是心不定,腳不動”一話,帶出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人士在個人發展上常會面對的問題。他指出,在澳門無論是從事文化藝術行業或就讀相關專業的年青人若沒有堅定的決心,其文化事業就難以繼續發展下去,堅持往往是文化藝術工作上的必不可少的一環。從事文化藝術工作多年、MMM Workshop的創辦人蘇侃哲亦表示,樂見本澳一些年青人喜愛文化藝術,同時希望他們能了解自己熱誠、目標和信念,才能有足夠的動力為文化藝術工作付出。他又認為,本澳政府應加強在文藝發展上的投入,目前文化創意工作獲得政府在資金上的不少支持,然而文化事業更需要的是支持其發展的氛圍,其次則需要培養投身文化工作人士的堅持態度。
文創事業回報難解生計
會上有多位參加者均表示,其由於生計問題以致未能全身投入到文化工作中。一位喜歡音樂的參加者認為,本澳青年未必具備條件全身投入到藝術創作中,並指出在澳門從事音樂工作所得的回報或僅能解決個人生計,但卻難以支撐普通家庭的生活開支,使有志之士雖有夢想卻要為現實「低頭」。另一位正就讀視覺藝術專業的青年表示,在澳門發展文化藝術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澳門人對藝術價值的認同感不高,他指出許多本地人不會去欣賞、理解藝術,也不會主動推廣藝術,並未有共同肩負起發展澳門本地文化藝術的應有的社會責任。
蘇侃哲補充,本澳應從兩個方向著手發展文藝事業,一是從藝術教育推動,讓更多學生和青少年了解藝術的發展;二是走出澳門,目前澳門買賣藝術作品的市場機制未夠成熟,本地文藝人可走向國際的市場,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主持人陳智榮總結時指出,在澳門發展文藝創作行業是既自由又局限的,享受創作以及背後所隱藏的不穩定性,令文藝工作者被局限於穩定收入和創意發展相對立的境況。觀諸世界,不少國家都會為發展文化藝術產業而給予經濟上的補貼和豁免,使有志之士免於經濟的困窘而放棄其文化職涯,同樣作為重點發展相關產業的澳門,應該在已有基礎上再考量如何幫助本澳從事文化藝術的工作者,以推展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