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30號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日外相訪華釋積極信號 南海問題分歧難彌
2016-04-30
【香港中通社北京4月29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本月29日起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這是日本外相時隔四年半後首次正式訪華,因此,岸田此訪將對中日關係走向產生何種影響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自201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後,中日關係出現改善動向,但此後中日高層次交流再度陷入停滯狀態。有分析認為,岸田此訪具有象征意義,中日雙方或借此釋放關係改善的信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認為,岸田來訪具有一定象征意義。今年下半年中日韓首腦會談或在東京舉行,此訪可能會為此做一些前期准備。此外,今年也可能實現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如果機制恢復,會推動中日雙邊經濟合作。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王新生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岸田此訪雖然釋放了積極信號,但不宜期待過高。兩國在東海、南海等諸多問題上要達成共識是很困難的,顯然一次訪問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領土爭端問題懸而未決,日本近來又不時插手南海爭端,日本艦艇在南海活動亦有擴大化和常態化的趨勢。有觀察人士表示,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深度介入已經成為中日關係新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今年下半年中日領導人能否在一些多邊活動中實現會晤,取決於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
4月在日本召開的G7外長會議聲明中,表達了對東海和南海問題的擔憂。雖然沒有點名批評,但針對中國寫入了“對改變現狀、加劇緊張的恐嚇性、挑釁性的單方面行動表示強烈反對”。聲明發布後,中國立即向包括日本在內的G7駐華大使館提出抗議。5月底,七國集團將在日本伊勢志摩舉行峰會。目前各方密切關注日本是否會以主席國的身份再次提及東海、南海問題。
4月25日,岸田專門做了題為《新時代的中日關係》的演講,對華釋放出一定積極信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此回應稱,中方注意到岸田在演講中釋放了不少積極信息,“我們也遺憾地看到,日方仍在一些問題上對中方說三道四。”“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江永認為,中方應高度關注下一步日本在東海釣魚島及南海如何行動,不僅是表態,不僅是一個願意改善中日關係的意向表示,而是要多做有利於中日關係改善的事情。這樣兩國關係才能逐步升溫,這符合兩國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