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持續優化環松山周邊步行環境

2016-05-23

特區政府致力構建安全、舒適、便捷的步行系統,近年陸續開展多項相關工程,包括建造行人天橋、自動步行系統及優化無障礙設施等加以落實。其中透過於澳門半島環繞松山周邊的各項步行系統工程,逐步實現覆蓋新口岸、東望洋、中區及塔石廣場一帶的綠色出行環境。

早年透過開通水塘馬路,為往返高士德區與新口岸一帶的行人開闢了便捷的路徑,而經兩階段整治工程的水塘步行徑,為居民提供了圍繞水塘公園、全長約二千四百米的環迴步行徑及休憩設施,並透過行人天橋接駁黑沙環海濱公園及新口岸區一帶。

多項步行系統投入使用

近年,政府落實中區多組步行系統建設,主要包括分三區興建的“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其中第一區及第二區工程已先後完成啟用。第一區工程涉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及山邊街圍繞的行人道和馬路,主要改建了隧道圍樓梯並加設升降機,以及開闢道路貫通山邊街,並在加思欄馬路與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交匯處至聖羅撒中學之間進行街道美化及山坡整治等。第二區主要包括在松山焯公亭下方興建公園,以及增設天橋和備有樓梯的升降機塔樓連接松山山腳。

正在開展的第三區工程,則在焯公亭下方公園興建兩條隧道,接駁至松山步行徑及得勝斜路。其中“隧道一”連接松山晨運斜坡及松山健康徑,目前隧道正在開挖,並正落實建造升降機工作;“隧道二” 由得勝斜路一方開始開挖,將貫通至第二區的休憩區。

已投入使用的愕斜巷行人天橋及升降機,方便來往仁伯爵綜合醫院至水坑尾、雀仔園一帶,因應升降機啟用後帶動人流增多,政府在聽取居民及商戶意見後,於愕街設置單向上行自動扶手電梯,工程現已基本完成。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正進行松山行人隧道以及數座配套行人天橋的可行性研究,希望進一步為綠色出行環境提供條件。

松山行人隧道可行性研究接近完成

土地工務運輸局正進行松山行人隧道的可行性研究,相關研究工作已接近完成,現時正分析地質鑽探樣本。特區政府持續收到社會各界對該項目提出的關注和意見,待上述可行性研究完成後將適時向公眾介紹有關情況。

按照現時的初步構思,松山行人隧道將接駁二龍喉公園一帶至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長約300米,同時整合高士德區、外港客運碼頭及水塘休憩區現有道路及步行設施。政府期望松山行人隧道與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等計劃相互配合,構建環繞松山周邊的便捷行人路徑。藉?縮短步行距離和時間,從而鼓勵市民更多地採用綠色出行。

因規劃範圍鄰近松山行車隧道、周邊現有道路及建築物,若最終落實興建,需進一步開展有關專項深化研究,尤其評估及致力減低對工程範圍周邊環境的影響。

(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