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籲設機制防治賭癮

2017-03-24

【特訊】葡文日報摘譯:澳門專業戒煙輔導學會負責人瑪塔女士日前接受葡文記者訪問時呼籲:澳門市民和政府要重視賭博成癮引致的社會心理問題,及早設立完善的機制加以防治。

瑪塔講述現實中的一個案例:一個女子最近一段日子心情不好,每天下班後就去賭場通宵賭博,直到翌日早上去上班。這樣循環數日,終於精疲力盡倒下,昏睡一整天。等到休息夠了,上述循環再度開始。

這案例說明非理性賭博像酗酒和吸毒一樣,會給人帶來平日沒有的〝快感”,藉以逃避抑鬱、壓力、恐懼等心理問題, 因而成癮者會錯誤地把賭博作為自我心理〝治療”的手段。但是畢竟賭博成癮會帶來諸多惡果,主要有:一、成癮者有沉重的罪咎感;二、成癮者獲親友和社會接受的程度低;三、成癮者在向外求助的時候,往往已經債台高築。

生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成癮者不論賭博或吸毒都刺激大腦同一片區域,產生同類的化學反應,引發相同的激素,所以,防治非理性賭博,應該像防治吸毒之害一般得到當局和市民的高度重視。

瑪塔呼籲,當局和市民要坦誠面對現實,承認賭博成癮這個社會問題的存在和嚴重性,其次要讓成癮者得到關懷和指導,設立實體,投放資源,讓他們及早得到治療和指導,逐步減少非理性賭博的時間、次數和投入的金錢,最後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