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峰會成果三大看點

2017-05-16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15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5日閉幕。兩天的會期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依次在開幕式演講、歡迎晚宴致辭、圓桌峰會致辭、記者會上發表了四場講話。內地學者認為,『一帶一路』的實踐已走到學術與理論的前面。中國首次舉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意在對外集中論述當前『一帶一路』思想體系的成果與下一階段的目標。

『一帶一路』的目標

習近平於15日記者會上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面展開的新階段。他還表示,參與倡議的各方已形成共識,明確了下階段『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合作領域和行動路徑:繼續把『互聯互通』作為重點合作領域,努力打造陸海通達兩翼齊飛的基礎設施聯通網絡,還將加強『軟』聯通,包括開展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促進海關、質監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各國標准體系的相互兼容等。

中國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史育龍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中國首次舉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意在對外集中論述當前『一帶一路』思想體系的成果與下一階段的目標。同時,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行,映襯各方合力推進『一帶一路』的積極性與廣泛共識。

新加坡隆道研究院總裁、南洋國際商學院院長許振義博士則對媒體表示,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是越是開放,越是聯動,越能有創新,越能擦出合作共贏的火花。中國是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無論從中國自身經濟發展來看,或是從區域國家經濟發展來看,都需要中國在區域乃至全球發揮更大的作用,包括領頭羊作用。

如何進行『戰略對接』?

會議期間,習近平在關於『一帶一路』的講話中,多次提到『戰略對接』,并在記者會上總結指出,下一階段將『深入對接彼此發展規劃』。

北京觀察人士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是『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

『一帶一路』綱領性文件牽頭起草人、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表示,區域性的合作框架是有邊界的,而『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沒有邊界的。對不同經濟體、不同的國家強調的是『一國一策』,可以選擇不同的合作模式。可以說,『戰略對接』是『一帶一路』開放性的一個重要體現。

史育龍指出,從實踐角度來看,每個國家、每個項目都有自身的戰略意志。在具體項目中,這種意志要如何避免戰略對接不上的尷尬?『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共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各方都有不同的發展利益與優先選項,但在項目中一定存在利益重叠的部分,比如某方要修建南北向鐵路,中國絲綢之路則以修建東西向鐵路為主,但是,這中間也必然有道路的重合部分。』史育龍說。

習近平首提『一帶一路』安全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習近平在『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演講中,首次提出并完整地闡釋了『一帶一路』安全觀,指出『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思想體系的重要理論補充。『這不僅是基於當前全球安全形勢,也是三年間中國‘一帶一路’各個項目歷練而成的理論。』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指出,以往『一帶一路』的推進,以強調經濟合作目標出發,一般傾向於回避談論安全問題,在當時有其必要性。但是,當目前各個國際領域存在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凸顯其尖銳性、緊迫性之時,『一帶一路』非但不能回避國際安全問題,恰恰值得強調,這正是解決國際安全問題的一條重要出路。

史育龍指出,習近平已於2014年提出亞洲新安全觀,其核心主旨正是『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一帶一路』倡議借用這一思路,可視作習式安全觀的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