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歷史的抉擇

2011-02-21

自突尼西亞民眾奮起推翻獨裁總統之後,古老的埃及亦創造了廿一世紀資訊革命帶來的政治奇蹟,十八天非暴力的民眾示威,終趕走了貪腐卅年的獨裁統治者,這場所謂「茉莉花革命」的餘威,現還在非洲和中東上空迴盪,國際正關注下一個茉莉開花的是哪一個國家? 從這場風起雲湧的「茉莉花革命」浪潮中,筆者想起一個中國人來,就是從「獨夫」到「偉人」的蔣經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蔣家王朝」在台灣仍大權在握之際,蔣經國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抉擇,終至後來首次在中國人的土地上,人民可不分貧富、地位,一人一票選出「國家」最高領導人。 蔣經國在一九七八年五月從「虛君」的嚴家淦手中,名正言順地接過其父蔣介石的權力棒子,就任「總統」後仍延續其父做法,繼續搞「威權政治」。在他「繼位」後的七、八年間,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蔣經國除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外,一方面亦繼續鎮壓「民主派」人士,禁錮言論,以鞏固其「蔣二世王朝」。 歷史上的二世祖多竭力守業,日憂夜慮恐成「亡國之君」,江山不在自己手中丟失,就算完成祖命,況且是已失大半江山的「蔣家王朝」。 可是一個長期掌控國民黨情報系統,崇尚特務統治的蔣經國,在晚年卻做出大多數中國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開放報禁黨禁,不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在生命之火即將熄滅之時,毅然還政於民,才至有今天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台灣 。 或許有人嘲諷蔣經國,是因為諸兒碌碌,才無奈放棄繼續「金陵春夢」,但卻忽略了他前半生的歷史,可能係影響他晚年所作的「歷史抉擇」。       當年十六歲的蔣經國被父送往蘇聯留學,用蔣經國後來的話說,是在蘇聯做「人質」。在蘇聯的十二年間,備受磨難,可能出於自保,表現非常激進,甚至大罵父親「背叛革命」,並曾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及後蔣經國回國被蔣介石派往上海「打老虎」,至蔣經國的贛南新政,都可窺見蔣經國年青時確有左傾思想和嚮往「社會主義」,蔣經國當年擔任贛南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時,打擊地痞流氓毫不留情。推行「三禁五有」(禁煙、禁賭、禁娼。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書讀、有工作。)政策,比照今天中國大陸更像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所以至今仍為當地人稱道。可見蔣經國對強國富民曾有過一番理想與抱負。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是迫於形勢也好,是領悟潮流也好,聰明的蔣經國在暮年選擇了順流者昌,放棄獨裁,還政於民,由「獨夫」而至「偉人」,蔣經國自有他的歷史地位,史家不會漏寫他創造條件和平交還權力,開創民主的一筆。 東方生 本欄言論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