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寧:在國家教育現代化進程中

香港可承擔更重要責任

2019-05-25

【中新社香港5月24日電】(韓星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盧新寧24日在香港公開大學出席以“新時代的教育願景”為主題的第二屆兩地青年校長論壇時指出,教育工作者應有面向未來、引領未來的視野與擔當;她也相信香港作為國際公認的現代化教育水平較高地區,可在國家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據悉,本次論壇旨在加強兩地青年校長對國家最新教育政策及重點發展規劃的瞭解,促進青年校長交往,增進兩地教育交流互鑒。

盧新寧稱,論壇為兩地教育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她引用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詩句:“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寄語香港與內地教育靠碰撞、多次交融會有奇跡發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在經濟相對落後、教育水平滯後的基礎上,艱難前行至取得輝煌成就,盧新寧認為,這都離不開教育。

盧新寧分享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資料:在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運動會上,賽跑運動員起跑不用發令槍,而是規定誰先將規定的幾個字寫完,誰就可以先起跑。當時中國文盲率很高,每10個人中就有8個是文盲,因此國家“用盡一切方法推動大家去識字”。如今,中國發展至近14億人,文盲率下降到5%,她認為這是中國教育史一個里程碑,但也提醒“這一數字還需不停鞏固”。

盧新寧提到,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國家先後出台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等。國家財政教育投入佔GDP比重達到4%,她認為達到這一“歷史性”數字非常不容易,且中國已連續6年保持在這一數字。

而香港作為國際公認的現代化教育水平比較高的地區,盧新寧認為,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香港可以承擔更重要的責任。她也肯定在過去這些年香港已很好地發揮了教育領域體制改革的助推運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樑作用。她相信在“一國兩制”的大背景下,香港與內地教育完全可以互為借鑒。

當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表示,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為了培育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除透過更新相關的學習領域的課程、鼓勵學校進行跨學科的協作、靈活調配資源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之外,也為學校提供額外的資源,包括已於2017/18學期初啟動的“在職中學教師帶薪境外進修試行計劃”,期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更多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專題研習等。

論壇主席、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也強調教育國際化及推動科技/STEM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應讓本地學生多了解不同的文化、藝術、語言,欣賞別人長處,互相學習借鑒,同時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令其具備科學的認知和態度,學會用科學方法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