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入亞 難再對年輕人說不

2020-12-18

【特稿】電競比賽項目現已逐步加入亞運會項目,但由於澳門特區政府至今在推動電競仍持觀望態度,所以澳門在推動電競體育發展的人事成本、場租都比鄰近地區高,澳門推動電競運動在缺乏政府支持下,電競產業舉步維艱。

在16日舉行的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上,電子競技和霹靂舞正式成為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這對於一直謀求社會正面認可的電競來說,無疑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新華社昨發佈了相關報道,指電競入亞的話題,其實並不新鮮。早在2017年4月,與阿里體育在杭州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時,亞奧理事會便宣佈接納電競進入亞洲室內武道運動會,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和2022年杭州亞運會。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電競迎來在亞運會上的首秀。儘管只是作為表演項目,但在電競的發展歷程上仍然被看作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對於亞運會而言,接納電競同樣被亞奧理事會視作賽事取得可持續發展並不斷煥發新生的一項有力舉措。

「如果我們朝前追溯,我們會發現很多運動項目其實都是從遊戲發展起來的。電子競技的負面影響不是禁止就能消失。我們把電子競技放進亞運會作為表演項目,就是希望能起到正面引導和規範的作用。」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坦承自己只看得懂10%的電競比賽,但他仍然認為電競進入亞運會具有正面意義。

儘管社會上對於電競到底算不算「體育」的爭議並沒有停止,不過在電競發展越來越快的背景下,這一爭議似乎也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最直接的證據便是國際奧委會對電競態度,已經從最初的抗拒變為「開始考慮電競入奧的可能性」。就在亞奧理事會宣佈接納電競的同年,國際奧委會在第六屆峰會上發佈了一則聲明,表示「具有競爭性的電子競技,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體育運動。電子競技選手為之付出的準備活動、日常訓練的強度等,都可以與傳統體育項目的運動員相媲美。」此舉被認為是國際奧委會對電競項目的正式承認。

傳統體育盛會紛紛向電競拋出橄欖枝,其目的無外乎擁抱年輕人。

近年來,在職業體育賽事的衝擊下,以亞運會、奧運會為代表的大型綜合性體育盛會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觀眾老齡化趨勢明顯,而電競擁有的年輕用戶群體能幫助它們吸引年輕觀眾;對電競來說,雖然各項目垂類賽事的職業化和商業化開發都已相對成熟,但社會輿論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因素。進入亞運會和奧運會,則有助於讓問題迎刃而解。

此外,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球賽事幾乎「停擺」,這也讓電競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今年4月在以「奧運會與新冠病毒」為題致信奧林匹克運動的信件中表示,在尊重奧林匹克價值觀的「紅線」同時,國際奧委會更加鼓勵所有利益相關方更急切地「考慮如何管理他們的電子、虛擬形式的體育運動,探索與遊戲出版商合作的機會」。

隨著電競和遊戲的界限逐漸厘清,一個更加有利於年輕人身心健康發展的「綠色電競」理念正在得到廣泛認同。在電競入亞之後,擁抱電競或將成為一種趨勢。畢竟,任何一項體育盛會,都很難對年輕人說不。

>>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