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新途徑引才解本地缺醫頑疾

2021-05-17

【香港中通社5月16日電】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16日撰文指,香港醫生人手短缺問題多年來未能解決,現時有迫切需要為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新途徑,只要符合特定條件就無須通過執業資格試,便能在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

當日,陳肇始在網誌發文指,香港人均醫生比例為每1000名人口產生2名醫生,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據“醫療人力推算2020”顯示,在2030及2040年分別會短缺1610及1949名醫生。

她指出,公營醫療醫生人手短缺尤其嚴重,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於2020年分別短缺660名專科醫生和49名準專科醫生。導致醫管局和衛生署專科服務輪候時間增長,包括內科、眼科等專科的例行類別個案輪候時間超過100星期,形容情況不可接受。

非本地培訓醫生大幅減少是造成醫生人手短缺的主因之一。據統計,1991至2000年間,共有2224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的45%。但是,2001至2010年間減少至36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人數10.5%。因此,陳肇始表示,將會在《醫生註冊條例》下加入新路徑,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以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內執業,逐步舒緩醫生人手不足的情況,以應對香港人口增長和老化帶來對醫療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