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矛盾標準不一 台灣『微解封』淪『偽解封』

2021-07-15

【香港中通社7月1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台灣7月13日起實施防疫管制“微解封” ,部分場所有條件恢復開放,但政策缺乏統一標準,規定自相矛盾邏輯錯亂,縣市政府憂心一旦開放,疫情再起,不敢全面跟進。業者雖然期待也怕受傷害,結果“微解封”淪為“偽解封”。

台灣自5月中旬暴發本土新冠疫情,隨即全台實施三級疫情警戒。6月底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有所減少,但疫情仍然持續。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佈,全台三級疫情警戒管制期延長至7月26日,但自7月13日起實施“微解封”,適度鬆綁部分管制措施,健身房、餐廳、電影院、遊樂園等有條件恢復開放。

不過台當局宣佈“微解封”前並未與縣市政府協調,公佈後又宣稱交由縣市政府視情況自行調整,缺乏統一標準。再加上規定本身也存在許多自相矛盾之處,例如室內不得超過5人群聚,互不認識的9人卻可搭同一輛車出遊;可以看電影,卻不能賞舞台劇;學生無法去學校上課、上補習班,健身房卻能開。地方對此多持反對或觀望態度,並未全面跟進鬆綁政策。

疫情期間最受衝擊的餐飲業,在各縣市政府陸續宣佈禁止堂食後,也配合維持不開放堂食,僅提供外帶。業者形容,“微解封”成了“偽解封”,最後回到原點,就像夢一場。

同樣感到無所適從的還有健身房業者。雖然健身房等室內運動場館13日後可有條件恢復營業,但業者認為條件太嚴苛,繁雜的規定難以實行,已失去“微解封”的意義,可能直接放棄重啟營業。

此外,“微解封”後,雖然可開放9人以下小型旅遊團出團,但已有業者提前探路,發現因為要遵守防疫規定,9人座小巴只能坐3人,成本太高根本劃不來,直接放棄這塊市場,等待完全解封後重啟商機。

可恢復開放的行業無奈,不在“微解封”之列的行業同樣感到不滿。補教業者質疑,當局開放不特定人士進出電影院、健身房等場所,卻不讓人員進出固定、且絕對實名制的補習班解封,政策沒有道理,也影響家長照顧孩子,難道要去電影院包場上課才可以?

台媒評論指,當局為讓飽受疫情衝擊的行業喘口氣,推出“微解封”方案。然而沒有全盤思考的解封政策,種種自相矛盾的規定,不但讓業者難以執行,第一線縣市政府也很難管理。“同島一命”說得好聽,實際上卻把解不解封的壓力和民怨丟給縣市首長去扛,結果不分藍綠,縣市集體作出“逆”表態。台灣在疫苗未普遍施打、距離群體免疫尚有很長一段距離下,解封恐讓疫情看不見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