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為本澳普及電子科技應用的催化劑

2022-08-12

張淑玲(資料圖片)

電子消費卡漸受長者接納

以2021 年人口及互聯絡使用調查折算計,8萬長者人口中,只有5.4萬名長者是有使用互聯網,雖然長者使用互聯絡的人口比例有上升,與整體互聯網普及率88.5%相比,長者的互聯網使用率有一定落差,當中是什麼原因?街坊總會副理事長、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張淑玲反映,有部分長者並未擁有智能手機,亦有目不識丁或不懂使用輸入法等情況。

本澳民生在資訊科技上的應用,近年由於疫情而有了比較明顯的發展及進步,例如消費咭促進電子錢包、手機移動銀行、聚易用的發展,同時加速了商界安裝支付咭機,推動支、收(市民及商戶)加快接受和融入電子支付的步伐。另一方面,個人健康碼、掃描場所碼、上載抗原檢測、一戶通的推出的優化/擴大範圍、政府部門的手機應用程式、都加快要求市民需要跟上政府在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的發展步伐。張淑玲指,疫情在某層面而言,可說是本澳普及電子科技應用的催化劑,特別是「電子消費補貼計劃」,讓電子支付普及化,這兩年來,居民已習慣不帶現金上街;而無論「電子消費補貼計劃」及「快速抗原測試」等電子科技應用,政府均有聆聽社會意見,進一步關顧體貼長者的需要,在相關手機應用程式界面設計上作出調整,提供大字體、大圖標、大色塊的設計,方便長者操作;並設有資料儲存功能,方便居民不用重覆輸入資料。

她反映,早前有長者乘搭巴士時拒絕出示健康碼,疑違反防疫指引,最後需交由警方處理的事件可見,部分長者對健康碼、場所碼等電子防疫措施,仍然未能適應。疫情兩年以來,大部份長者均能通過家人、年青一輩及社團的協助,對相關電子系統操作熟悉;又近如今波疫情中推行的「快速抗原檢測」,整個流程由檢測至申報,對長者而言,不單是在申報部分存有困難,在採樣階段,因不同品牌的檢測步驟、工具(如檢測棒)各異,部分品牌僅有英語說明書等,若未有年青親友或鄰里協助,對長者造成一定困擾;在申報方面,因首次需要輸入姓名、住址等個人資料,手機雖有手寫功能,但長者未必熟悉操作,更何況部分長者並未擁有智能手機,亦有目不識丁的情況,凡此種種,均需他人協助申報。直至後期,有關當局優化了作業系統,居民無須重覆輸入資料,只須上載檢測的相片及按下「快篩」結果,相對來說操作較過往簡易。有關操作使用的宣傳短片亦見諸於電視台廣播,有助長者理解;除了長者,相信兒童、傷殘人士、弱智人士等須要相關協助。目前,本澳未有相關研究調查,也反映哪些群體較難或未能適應相關資訊平台使用,相信以鮮少參與社交活動的長者、未擁有智能手機的長者及兒童、傷殘人士及弱智人士居多。

政府近年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多項長者常用的公共服務如申請“在生證明”、敬老金等,均已納入“一戶通”中。同時,因應疫情而推出的多項措施如“健康碼”、“場所碼”、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申報等,最近連續進行今波疫情的多輪全民核檢,都需依賴智能電話方能順利進行。張淑玲指,據現場觀察,長者們明顯比之前更熟悉使用智能電話的有關功能,如較以往熟練生成和出示健康碼。她曾在核檢關愛站向部分長者了解過,部分長者因近期疫情防控需要,透過家人或社團義工特意教導如何使用。並據了解,長者目前常使用的資訊科技領域是私人領域比較多,例如使用通訊應用程式與家人聯絡,生成“健康碼”進入各種場所,或是瀏覽和接收資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