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公里市民所承受的痛苦

2023-01-03

【特稿】自12月8日結束防疫過渡期後,本澳疫情迅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染人數出現複式上升,員工染疫、影響到企業的營運,飲食業、零售業、銀行、博彩從業員等行業首當其衝。由回歸至聖誕假期期間,多間食肆因員工染疫而停運,全澳進入了半癱瘓狀態。未陽人士或輕症人士要照顧已陽親友和家人,部份工種已陽人士更要「頂硬上」帶病上班,全城民怨沸騰。

按衛生局預計,今波疫情高峰於上個月(12月)底左右見頂,即本澳今波疫情仍處於向上坡的階段,市民面對接連的親友、同事,甚至自己病倒,身心受壓,由於人資緊張,有市民要帶病上班,加劇疫情在過去兩週呈的升溫,部分企業因員工感染人數已眾,被迫停運;冬至過後,這情況進一步加劇,市面上不少商鋪「落閘」,閘門上貼上「人手不足,休息數日」或「開店日另行通知」,尚有營業的店鋪,尤其是食肆,由於市場訂單量急增,員工忙到喘不過氣。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病倒了的時候,都希望可以休息一下,但疫情大爆發下,不少員工被迫或只好帶病上班,物管、清潔、服務業、外賣員、還有醫護人員等等,除了是背負工種上的那份「天職」,很大可能是出於對社會負責任的一片熱誠而「頂硬上」。近日,一封來自醫護人員的網上公開信,在媒體在各大網上討論區被刊載,醫護人員帶病上班,照顧病人,是不忍心病人受苦。不同工種的打工種,仍盡量堅守崗位。

希望市民在這波疫情中,生活受到的不便減低;但最後還是支撐不住,在今輪疫情見頂之前已經倒下來,退下火線。期間,市民和網民的負面情緒開始因為物資問題而進一步加劇和浮現,不停有市民反映,退熱貼、殿解質飲品、檸檬買不到,連豬肉、蔬菜都買不到,政府只站在高位上說:「政府藥物庫存充足!市民無需擔心!」市民生活上的實際苦況,政府又有沒有感受得到?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市民的基本生活都受到影響,如何去打這場仗?最後一公里承受的痛苦,是3年來的總和,市民一下子確實無法負荷。

政府日前雖然聲稱感染高峰期已過,但仍持續有民生商鋪因員工染疫而無法運作,令市民正常生活再受到影響,政府必需有效疏導民怨。筆者認為,拋出庫存數字上的統計,反而會令民怨升溫,主因是目前面對員工不足,庫存只是一個數字,有需求的市民無法得到。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上,若向超市、零售商施壓,再強迫染疫或未痊愈的員工上班,也只是將痛苦加壓,令前線員工承受更多的痛苦,造成惡性循環。政府要讓市民感覺到,政府的協作和回應,是一個有溫度的回應,是站在市民角度上思考,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同舟共濟,作出相應工作。疫情難過,總會過。期望政府吸取今次教訓,與業界提早作好物資供應!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