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冀文物建築加入商業元素

2023-05-01

徐承康

【特訊】全澳第四批不動產評定公開諮詢於本年五月十四日截止,就富有文化價值而仍未在文物清單之列的建築物,透過評定需要妥善管理和悉心活化。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徐承康認為活化的關鍵在建築物和所屬社區有機連結,與參訪者融入場域當中,而非片面、單向或直白的展現,而且文物建築承載中西文化積累的重擔,期望社會各界為守護文化遺產貢獻心力。

除了文第士街1號房屋外,其他五個屬澳門特區政府的建議物有很大活化空間,更能發展藝文以外的各種可行的路徑和定位。他建議原媽閣屠場舊址與附近的海事工坊串聯在一起,發展成本澳藝術工作室,並參考內地及香港經驗,邀請不同單位藝術家和團體進行文藝創作,進行展覽和工作坊,成為社區生活圈的亮點。

徐承康建議在清單內建築物應注入活化新元素,定期舉辦節慶特色或主題的市集,包括各類表演互動及餐飲等休閒元素,並進行晚間導賞及小型玩樂區等獨有體驗和限定節目,打造多元共融和親子共樂的空間,吸引不同年齡層客群。他認為賦予文物建築新的意義,方能彰顯文物建築的生命力,也可扭轉文物建築偏向靜態的印象。同時應適量加入商業元素作永續性經營,如在景點中加入輕食方面的餐飲或收費工作坊等,合理運用資源。此外他亦建議在文物建築路旁增設有關景點宣傳的藝術展板,並在周邊設置別緻的燈飾及本澳藝術家創作卡通人物,為街道增添魅力,相映成趣,成為吸引人打卡留念的焦點,再逐漸誘發和導引他們探尋相關景點的興致。

就優化保育效率而言,徐承康認為要由兩個層面來分析,一是在行政程序層面進行流程再造,精進簡化繁瑣程序;二是在文物修復技術層面,屬「慢工出細活」專業範疇,需要時曠日費時也可理解。他提議以科技為導向進行推展文物保育,更能有系統地規範和管理文物保存工作,有利監測和分析文物建築的環境狀況,與此同時冀當局在修復過程中可提供實習機會,並順勢建立培育本地修復人才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