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623號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非海岸防衛而建的澳門炮台

2024-03-15

望廈山炮台曾用作氣象訊息站

望廈山炮台分別有護牆和堡內廣場(炮台平台)兩項主要設施

望廈炮台其中一個崗樓

望廈炮台入口門樓上端刻有建成年份1866字樣

望廈山炮台的中央瞭望台

望廈炮台在一九九七年由當局修建成為《望廈市政公園》

望廈炮台自建成至今歷過數次大規模重整

東望洋炮台因《得勝之戰》後澳葡要加強海上防衛力而建造,在東望洋燈塔建造後兩個世紀多,在國際形勢變化,歐洲戰事擴大,以及火炮技術改良進步的情況下,城市防禦的方向亦有所改變。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澳門進行了第二次的要塞化,此時葡人全面管治了澳門(亞馬留出任澳督,對澳門進行殖民化管治),澳葡為防禦敵人入侵,加建了數個炮台,包括望廈炮台,馬交石炮台和青洲炮台,除加強海上防禦力外,亦針對當時的清政府,當中現時仍完整保存的是望廈炮台(Fortaleza de Mong-Há)。

亞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於一八四六年就任澳督後,強硬推行殖民政策,下令搗毀澳門舊城牆,將澳葡勢力擴至澳門舊城區外,管治權擴大至華人居民,並強行在華人村聚地的望廈區拆屋,挖墳開馬路,至一八四九年計劃在望廈山上興建炮台。亞馬留因高壓政策引起民憤,被望廈村民沈志亮等刺殺(一八四九年),望廈炮台工程因而被擱置,至一八六四年,另一位譯名阿穆恩澳督(José Rodrigues Coelho do Amaral)上任後,重新提出建造望廈山炮台,澳葡軍方遂重啟望廈山炮台工程,並在兩年後(一八六六年,清同治三年)建成了望廈炮台。

望廈炮台針對清政府

建成後的望廈炮台成為了專門針對當時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炮台,亦成為澳門防衛工事的新核心,與早在十多年前建造的馬交石炮台(Fortaleza de D. Maria II)互相配合,組成一條澳門半島北面至東北面,海,陸重要防衛線。望廈炮台建於山上,故又被稱為望廈山炮台和蓮峰山炮台,炮台所在點周邊設有軍營,由來自昔日葡萄牙屬地的安哥拉和莫三鼻給的非洲裔葡兵駐守,因此望廈炮台被居民稱之為《黑鬼山炮台》。

望廈炮台建在海拔六十點七公尺的望廈山(又稱蓮峰山)上,佔地六百五十平方公尺,是一座面積較為細的小型炮台,與其他多座澳門炮台不同之處,是全澳唯一一座非為海上防衛而設的炮台,只為針對陸戰而建設的炮台,當年所設置的大炮 亦是朝向中國大陸。

設置大炮朝向中國大陸

由於配合當時西方軍事的要塞化,亦正值澳葡的第二次要塞化,望廈炮台的設計與過往澳門所建的炮台有別,取消了如同東望洋等舊炮台凸出的《棱堡》,而是以圓形平面設計建造的矩形炮壘,增強炮台的防禦力,屬於複合式中小型炮台,並可設置多門大炮,在最初期炮台上配置了兩門專門用於擊穿並炸沉裝甲戰艦的65mm的阿姆斯特朗海軍炮。

據有關資料;望廈炮台自建成至今歷過數次大規模重整,其原始面貌已不復見。現時炮台分別有護牆和堡內廣場(炮台平台)兩項主要設施,堡內廣場內的火炮架設點和火藥庫是最古老的建築,補給庫的門牌上則記有重建年份1887年,崗樓及其內部的指揮室則經過改造,而中央瞭望台、崗哨和主炮炮台是最新的建築,加設於20世紀時期,炮台牆壁高七公尺,外圍還有一段不完全包圍的兩公尺高矮牆,而護牆厚度的強化程度可抵禦大型艦炮的炮彈。

至一九六零年,望廈炮台已失去其實際軍事功能而停止使用,到一九七四年葡駐澳軍隊撤走後,炮台軍營被荒廢空置。直到一九八二年,炮台下周邊的軍營被改建為旅遊學院。望廈炮台在一九九七年由當局修建成為《望廈市政公園》,炮台則成為建築文物,及作為公園內一部分而得以保留,現時望廈炮台已被列入屬被評定的不動產紀念物的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