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工施政辯論

2025-05-01

貫徹習講話精神施政為民

●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昨日向立法會引介二○二五年施政方針時揚言,運輸工務範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在施政工作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市民為中心,結合澳門實際,急民之所急,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將會緊緊圍繞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以建設「幸福澳門」為目標,致力於打造宜居宜業、和諧美好的澳門。

在加強統籌協調方面,譚偉文表示,將全力支持並積極參與各跨部門統籌協調機制,確保特區的重大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將全力配合「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並落實相關改革措施,提升公共行政效能;遵循「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政策方向,推進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深化澳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配合「法律統籌工作組」就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審批流程;落實「市容美化整潔工作組」工作,整治市容環境問題,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還有,統籌「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減少重複開挖和施工延誤,尤其是做好提前規劃,對未發展地段,主動協調及預留管線、管井,同時嚴格控制工程影響範圍及工期,提升道路工程管理水平。譚偉文也提出,將與文化、旅遊及市政範疇緊密協作,推進城市級文化新地標規劃與建設,提升澳門城市文化軟實力和旅遊吸引力。

房屋政策不能不考慮市場已經改變

● 政府將會檢討和優化房屋政策,運工司譚偉文提及,政府不能不考慮物業市場已經改變。但現時不能說太多,相信相關研究完成後,應該會針對市場變化作出相關的措施。

議員葉兆佳提出,五階梯房屋政策經過多年發展後,出現供需平衡的問題。政府會否重新考慮五階梯的比例?私人市場是否仍是主要組成部分?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將會檢討房屋政策,重新思考比例問題。由於上任時間較短,現時無法提出具體措施。並強調,政府不能不考慮物業市場現已改變:「我哋唔能夠忽略私人市場,應該要平衡發展。」現時不能說太多,相信相關研究完成後,應該會針對市場變化作出相關的措施。

議員馬耀鋒提出,在私人市場方面,政府會否出台更加刺激性的措施,例如重新推出四厘補貼計劃,去穩定和提振居民對樓市的信心?譚文偉表示,會以開放態度緊密留意市場變化,再考慮政府以甚麼措施平衡發展。

至於經屋定價,譚偉文表明,由於經屋已經沒有投資屬性,在定價方面,一定視乎市場變化作出調整,以符合大家的需求。

《二○二五年財政年度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提出,新城A區多個地段的社屋和經屋建設有序推進,預計在二○二六年至二○二八年間陸續竣工。

譚偉文表示,考慮到目前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以一至二人為主,將研究優化社屋的分配機制,加入分配兩房單位予二人家團的措施,縮短輪候時間,目前輪候時間約一年半。以及關注到本澳經濟房屋的需求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將研究經屋置換制度的可行性,促進年輕家庭的生育意願。他補充,經屋置換制度正處前期研究階段。

琴澳新通道前期溝通階段

● 就琴澳新通道,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當局與深合區相關部門已就相關的道路連接項目開展前期溝通工作,有消息會適時向社會公布。

譚偉文昨引介施政方針提及,政府規劃研究與橫琴直接聯通的新通道,落實加強澳琴兩地「硬聯通」。議員宋碧琪對此表關注,冀當局釋出更多選址資訊,以提振兩地市場信心。

為配合大灣區及深合區的發展,政府將在現有粵澳之間道路聯繫的基礎上,加強軌道交通及其他交通方式的便捷聯繫,以及落實車輛跨界通行相關政策。

對於輕軌接駁去橫琴高鐵站的意見,譚偉文稱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會與橫琴建設局合作做相關研究工作。

另外,氣象局將加強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特別是在深合區共建地震監測站,通過兩地共享資料,提升對自然災害的分析評估能力和合作水平。

生態島計劃冇停到

● 運工司譚偉文表明,長遠而言,建設離岸堆填區是有需要的,「生態島」計劃沒有停頓,繼續推動當中。另外,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的兩年半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政府去年提出在路環黑沙與竹灣之間的龍爪角對出約一公里海面,利用建築廢料、垃圾焚化後的爐渣、固化飛灰物及混雜建築餘料堆填「生態島」,生態保育人士表明上述項目影響海洋生態尤其是中華白海豚。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昨早向立法會引介的《二○二五年財政年度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隻字不提「生態島」。不過,他在回應議員提問時表明,「生態島」的「計劃無停到」,現正進行相關研究、論證,將在適當時間公布。

譚偉文也指出,現正研究資源化處理垃圾焚化後的飛灰,也將會率先把垃圾焚化後的爐渣製造地磚。政府也會篩選堆選區的建築廢料,用於機場擴建填海工程。

至於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表示,第一、二期已於去年竣工,第三期工程已經完成九成七,預計可按合同於六月完工,之後交給市政部門營運。他提及工程期間進行了約五十次交通改道措施。

內港南由於建成大型涵箱,有條件封閉沿岸原有的十二個出水口,那些都是海水倒灌的成因,天文大潮海水倒灌的問題將可解決。而涵箱也有蓄水功能,暴雨水浸的問題亦可解決。

關於近岸水域污染問題,譚偉文提及,藉著內港南、北雨水泵站的工程,分別建造兩座臨時污水處理設施,收集及處理污水後才排入內港,解決長期的污染問題。至於其他區份的排放口排出污水,則會溯源問題所在,逐個解決。

對於路環污水處理廠對開仍有臭味,自稱常到該處的譚偉文強調,的確感覺到味道,但主要是尾水的少少味道,嚴格來說不算臭味。由於尾水帶酸性,污水處理廠對開的紅樹林生長不理想,大家見到變為黑色的灘塗就自然聯想到臭味,當局將會多種灌木叢,以改善大家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