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73號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廣交會觀察:從『中國第一展』看外貿發展『三新』動能
2025-05-06
【中新社廣州5月5日電】: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5日在廣州閉幕。有著“中國第一展”之稱的廣交會,一直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嚮標”。記者走訪廣交會第一期至第三期,感受到中國製造的韌性和外貿活力以及中國外貿的三個新動能。
新技術:外貿結構向高附加值升級:本屆廣交會首次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共吸引相關優秀機器人企業46家參展,帶來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商用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成為展會人氣較旺的區域之一。每逢機器人展示完畢,採購商們就會發出“Amazing”(神奇)和“Incredible”(不可置信)的感嘆。
廣交會上,新品首發亦組成矩陣,以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優勢出圈。
山東數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高清數字人虛擬解剖台、數字人解剖系統等產品,以創新技術為醫學教育注入新動能;廣河縣吉明鞋業有限公司的“3D足部掃描技術”宛如給鞋子裝了“智能大腦”,讓鞋楦精準貼合腳型,在智能生產設備與數字化管理系統加持下,公司出口額逐年攀升。
中國外貿企業正以新產品、新技術推動外貿結構向高附加值升級。面對外貿新形勢,“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產品不斷創新”,已經成為許多參展商的共識。
新朋友:多元化市場覓商機:台州市大地燈飾有限公司在廣交會二期首日一早便迎來波蘭的採購商。“這是新的採購商。”公司總經理陶沿蓉表示,他們通過強化設計和到海外參加展會等途徑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山東銳圖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馬同偉表示,詢盤的客戶65%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這也是公司近年來想要開拓的國家和地區。
“想要開拓新的市場、佈局多元化市場”是本屆廣交會中國參展商提及最多的目標,為此,不少展團帶領新興市場的外商前去工廠參觀生產線。
“這種‘眼見為實’的信任感比任何宣傳資料都管用。”巴基斯坦採購商瓦希德•艾哈邁德(Waheed Ahmed)表示,經過實地參觀,能近距離感受中國企業在規模化生產能力、精細化工藝水準與標準化質控體係上的領先優勢。
新佈局: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廣州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把提升紡織服裝核心競爭力、推進多元化市場和供應鏈國際化佈局、從“賣產品”轉型到提供解決方案作為核心策略,進一步把握走向全球市場機會。
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表示,公司在全球擁有10個研發中心、35個工業園和163個製造基地,“通過地區協同可高效服務全球用戶”。
一批中國外貿企業正在從要素成本優勢向營商環境、自主創新、強化品牌、產業配套等綜合優勢轉變,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不斷尋求新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表示,中國外貿“含新量”的躍升是全球價值鏈攀升的成果,更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共贏實踐。從科技突破到品牌崛起,從數字賦能到綠色轉型,中國正以“新”為帆開闢高質量發展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