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78號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首屆大灣區青年氣候峰會圓滿舉行
三地學子共議氣候議題展現青年行動力
2025-05-12
【特訊】由澳門培正中學主辦的「2025大灣區青年氣候峰會」5月10日於該校禮堂隆重舉行,匯聚珠海一附實驗中學(國際部)、香港滙基書院(東九龍)及澳門培正中學近400名師生,以全英語探討應對氣候危機對策,並通過跨學科交流與實踐活動,展現青年推動綠色發展的創新能力。
活動開幕式由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代局長鄧耀民和澳門培正中學副校長楊珮欣致辭。鄧耀民代局長引用世界氣象組織報告指出,2024年不僅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更是全球氣溫首次較工業革命前高出1.5攝氏度的年份。他強調:「香港、澳門與珠海作為沿海城市,正面臨颱風、暴雨、風暴潮等極端天氣加劇的威脅,這些現象不僅危及城市安全,更影響三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乃至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楊珮欣副校長表示,此次峰會既是培正英語課程改革的成果展現,更彰顯了青年學子將語言能力轉化為應對全球議題行動力的決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剪綵儀式創新採用校園回收膠樽再製成的綵帶,巧妙呼應活動環保主題。其後,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黎永杰以《大氣環境、氣候變遷與碳中和》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從科學層面剖析溫室氣體排放現狀與相關挑戰。
共繪氣候藍圖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
峰會核心環節為四場全英語學生研究報告,主題包括《氣候變化對北極群島的生態影響》(培正)、《氣候變化對大灣區候鳥多樣性的影響》(珠海一附)、《厄爾尼諾與羅斯貝波對華南氣候的交互作用》(培正)及《氣候行動中的珊瑚礁保育策略》(滙基),以科學共繪氣候藍圖,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激蕩出應對全球危機的青年智慧。會間更穿插培正學生原創環保歌曲表演,展現藝術與科學的創新融合,為跨學科學習提供生動示範。
專題圓桌討論由培正學生劉千悅主持,邀請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教授、澳門大學陳宇威博士、澳門美高梅可持續發展及整合助理副總裁柯學明院士,以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認證導師陸婉華,與三校六名學生代表展開深度交流。圍繞「氣候政策創新」「區域協作機制」「青年行動方案」三大議題,嘉賓從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及社會實踐角度提出見解,學生則結合調研成果提出創新建議,現場碰撞出跨領域解決思路。
高峰會後三地學生以小組形式深入民生社區,探索本地特色美食,既促進三地文化交流,亦支持社區經濟發展。午後,師生參觀旅遊大學綠色廚房及節能設施,實地學習資源循環利用與低碳設計,為活動畫下實踐性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