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才需求調研

2025-05-15

立法會昨續舉行口頭質詢會議。

【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表示,澳門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工智能正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就業市場日益流動及多元,教育與就業間“點對點”的關係正發生改變,需要更重視跨領域、創新型綜合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引進方面,將遵循“引得準、留得住、用得好”的原則,兼顧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戰略及產業佈局,做好引進人才的支援配套服務,發揮引進人才的綜合效益,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稍後人才委將結合澳門和國家發展的需要,重啟人才需求調研,收集僱主對求職者要求的數據等。

立法會昨繼續召開口頭質詢大會,議員鄭安庭提出,隨著全球形勢的變化,經濟適度多元化已成為澳門發展的必然方向,過程中,人才供需不匹配的問題日益凸顯。去年第四季統計數據顯示,該季度失業人數為六千七百人,而當中有三千五百人具高等教育學歷。大學生失業,造成人才浪費。而海外澳門人才回流時,也面臨專業資格和職業認證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無法充分發揮其專長。又指在人才資料庫中,登記人數已超過兩萬人;同時,通過“大專獎助學金”、“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等方式鼓勵學生選讀澳門緊缺的專業,並積極推動人才回流計劃等,但認為該等措施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人才資料庫的數據與實際人才、就業情況未能及時同步,無法準確反映市場需求;人才回流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專業資格認證體系不完善,海外澳門人才回流時面臨執業困難。他提出建立定期評估機制,檢視現有人才政策的成效,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

柯嵐回應時表示,特區政府正貫徹落實及致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對人才政策作前瞻性佈局。在人才政策成效的檢視方面,按照《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的規定,法律生效滿四年後會進行首次檢討,其後每四年檢討一次。人才委在每一期人才引進計劃結束後,都會檢視計劃的執行狀況和成效,對新一期計劃作調整。此外,人才委將結合澳門和國家發展的需要,重啟人才需求調研,相關研究內容包括﹕各行業對求職者的要求,包括細化調研資訊供居民生涯規劃參考、開展高等院校澳門畢業生就業和升學調查、評估各行業對中高層崗位人才需求,以便進行人資調節,以及為市民、業界和全社會提供可預期的短中長期人才需求變化趨勢訊息;在人才引進方面,她重申,將遵循“引得準、留得住、用得好”的原則,兼顧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戰略及產業佈局,做好引進人才的支援配套服務,發揮引進人才的綜合效益,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會上有議員關注到青年就業、新業態發展的人才支援、人才回流等問題,有議員反映本澳出現高學歷低就業率情況,希望做好人才培養,為青年提供更多就業空間。柯嵐表示,為全方位支援青年學業、就業、事業發展,培養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特區政府開展了系統性工作。在中學階段,加強生涯規劃教育,教青局近年已把生涯規劃工作前移至初中教育階段,今年新推出“學生生涯規劃藍圖”計劃,每月開展一次講座或參訪,緊扣“1+4”產業,為學生提供升學資訊及職業規劃諮詢,協助學生了解各行業發展前景及專業認證要求。在高等教育階段中加強升學引導,支持學生升讀與重點產業發展相關的學科,推動本澳高等院校因應社會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需要完善學科佈局,並與外地高校合作聯合開辦學位課程。教育基金亦優化“大專助學金資助計劃”,增加指定學科助學金與重點產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名額的佔比。另一方面,從多渠道為學生及青年提供最新就業市場資訊,搭建與企業互動平台,為實習創造條件,提供支持。教青局持續與不同部門及機構合作,提供多元的實習機會,推行“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今年進一步將“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的實習名額增加至五百二十個,並為完成實習者發放津貼。本澳高等院校每年舉辦暑期實習、校園招聘會。勞工事務局亦持續開辦行業講座、與橫琴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及內地知名優質企業合辦實習及見習計劃,向在內地求學的澳門青年提供相關資訊及配套服務。在青年初期就業階段,特區政府透過《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以津貼鼓勵企業聘用不超過二十六歲的具高中或高等教育水平的青年。勞工事務局每年亦舉辦“職出前程”本地實習計劃,及將把該計劃延伸至內地;與社團合辦“青年就業博覽會”,提供各類空缺招聘。教青局亦與勞工事務局合作,於今年推出“澳門青年大灣區職業之路資助計劃”,支持青年前往大灣區內地九市及橫琴合作區指定機構就業,為青年提供津貼,推動他們融入國家發展。特區政府還為青年在職晉升提供支持,將進一步擴大“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參與企業或機構的覆蓋面和名額。同時,透過“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人才培養考證激勵計劃”,鼓勵居民考取各類獲國家或國際機構認證的證照。並將探討與勞工局合作,為青年就業設計對性的服務。

在專業資格認證方面,柯嵐表示,人才發展委員會網站的“澳人回流資訊平台”設有“專業認證及註冊”頁面,列出各類主要專業證照的相關資訊;同時,委員會將繼續透過“人才資料庫”向包括身在海外的登記者提供有關專業認證、大灣區政策及市場動態等方面的資訊。未來,隨着各範疇專業資格制度的發展,會與相應的專業團體探討,主動補充高新科技行業認證的需求,為人才回流創設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