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齡與慈禧》邂逅澳門

文化交融中的藝術迴響

2025-05-26

【特稿】日前,筆者於澳門第35屆文化藝術節觀賞話劇《德齡與慈禧》,其精彩呈現猶如“崑山片玉”,不僅為澳門觀眾獻上一場震撼心靈的藝術盛宴,更在文化層面激起層層漣漪,引發諸多深刻思考。

這部由著名編劇何冀平匠心創作的話劇,別出心裁地突破傳統歷史劇敘事窠臼。劇中以“繪聲繪色”之筆細膩勾勒人物,將慈禧、德齡、光緒等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慈禧一角顛覆以往單一刻板印象,既展現其權傾朝野的威嚴,又透露出身居高位的孤寂,以及對新事物的好奇與內心的情感糾葛,讓觀眾得以窺見一個豐富立體、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加之華美考究的服飾與精妙絕倫的舞臺設計,逼真再現晚清紫禁城“富麗堂皇”的宮廷場景,令觀眾仿若時空穿越,享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會。

在文化交流融合方面,《德齡與慈禧》意義非凡。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此劇的上演促進了本土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水乳交融”。劇中,德齡從西方歸來,其帶回的西方文化、思想與宮廷內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觀念激烈碰撞,恰似澳門在歷史長河中文化交融歷程的縮影。再者,該劇由京港頂尖團隊聯袂打造,作為內地與香港文化合作的“心血結晶”,以藝術形式緊密聯繫澳門與內地、香港的文化紐帶,增強了彼此間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

從社會影響來看,這部話劇成功“推陳出新”,以藝術魅力吸引不同年齡層觀眾走進劇場,有效激發了澳門觀眾對歷史與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在當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許多年輕人對歷史知之甚少,流於表面。而《德齡與慈禧》以生動演繹,讓觀眾在欣賞精彩演出的同時,對晚清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有了更深入認識。演出結束後,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產生強烈探究欲望,主動查閱資料深入了解,這無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德齡與慈禧》的上演,既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藝術盛宴,更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文化交流與傳承。它讓澳門觀眾領略到華語話劇的獨特魅力,為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部佳作以精彩故事與卓越藝術表現,引導觀眾在觀劇過程中對歷史、文化與人性進行更深層次思考。當大幕落下,觀眾仍沉浸於歷史餘韻之中,回味無窮,這正是藝術的無上魅力,也是《德齡與慈禧》獻給澳門藝術節的珍貴禮物。

--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