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430號
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澳珠簽旅遊文化合作框架協議
2015-04-30
【本報訊】二零一五年珠澳合作會議昨早假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蓮花廳舉行,由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和珠海巿人民政府巿長江凌分別率領兩地政府代表團參加和共同主持會議。江凌指,珠澳兩地合作見成效,對兩地發展有幫助。希望未來除加強官方層面合作機制外,還可以加強民間合作交流,拓寬合作領域,尤其共同推動自貿區的建設,使自貿區橫琴片區成為促進澳門多元化的重要平台;同時,雙方要加強社會民生合作,並延伸到橫琴地區,使在橫琴或珠海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享有更多服務。梁維特對珠澳合作的前景充滿信心,特區政府會紮實做好相關工作,尤其要抓緊自貿區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帶來的新機遇,以及有效將區域合作逐步擴展到社會民生的發展上。
雙方代表會上就廣東自貿試驗區橫琴片區建設、珠澳跨境工業區轉型升級、珠澳城市規劃與跨境交通研究、珠澳口岸通關合作、珠澳環境保護合作和珠澳旅遊合作進行了討論。雙方將在珠澳合作機制下進一步加強溝通,橫琴將積極配合澳門「一中心、一平台」 建設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等需要,跟進粵澳合作產業園各項目落實進度、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和招商工作,繼續推動各項金融政策在橫琴具體落實以及澳門單牌車輛進出橫琴的措施早日實行。
為配合兩地經濟、產業發展,雙方同意由以發展工業為主向以發展商貿服務業為主轉型,重點發展商業零售、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展示展銷、第三方物流、服務外包、離岸結算、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等服務業,並允許珠海園區內建設商業性生活消費設施。在珠澳城市規劃與跨境交通研究方面,兩地按照《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兩地共同編制的《澳珠協同發展規劃》,加強城市規劃、口岸通關、基礎建設、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育的統籌力度,協調粵澳新通道項目,優化口岸過境設施。澳方代表提出珠海灣仔與澳門內港之間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構思,緩解內港水患問題。兩地部門就珠澳邊境關閘、跨工區和橫琴三大口岸繼續推動粵澳新通道項目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創新模式等工作進行了回顧。澳方未來將增加自助過關通道,對三個陸路口岸的車輛自動通關系統,進行升級研究,以加快驗放速度,同時期望開展探討內港─灣仔碼頭口岸延長通關時間的可行性。
兩地亦將加強環境保護合作工作,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組織生態互訪交流、推進水環境污染治理以及環保產業交流合作。為改善機動車輛尾氣排放和配合區域污染聯防聯治的目標,兩地也就研究制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車用油品標準、車輛檢測制度等進行了交流。
會後,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及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分別與珠海市文體旅遊局局長王玲萍簽署了《旅遊合作框架協議》和《文化合作框架協議》。兩地將進一步加強在旅遊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強在旅遊市場宣傳推廣、共同營造優良的旅遊目的地形象和經營環境,打造珠澳聯線旅遊休閒目的地,以及共同推動珠澳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的聯動互補。為使區域合作的實效得到具體落實,各小組希望今後定期開會,並且讓珠澳合作雙方組長充分掌握會議的討論成果,以便更好地推動相關工作。
江凌表示,會議成效明顯,過去一年不論珠澳產業和民生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進展。至去年底,珠海有一千二百八十四間澳門中小企落戶,佔珠海外來投資者的四成以上。未來,雙方將把握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兩地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尤其要共同推動自貿區的建設,使自貿區橫琴片區成為促進澳門多元化的重要平台;同時,雙方要加強社會民生合作,並延伸到橫琴地區,使在橫琴或珠海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享有更多服務;最後,兩地要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尤其推動民間合作和交流,讓珠澳合作有更多公眾參與。另他表示,青年創業援助計劃首期二十億元資金已到位,協助青年利用自貿區創業。
梁維特表示,隨着近日多項有利於區域合作的措施出台,包括廣東自貿區的設立、自貿區橫琴片區正式掛牌,以及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均對本澳進一步融入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珠澳雙方均關注及認同要抓住新機遇,使兩地合作在過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特別要推動區域合作從過去較為單一,側重產業合作及跨境基建方面,今後逐步擴展至社會民生範疇的合作上,所以必須做好相關工作。
會上探討了澳方推薦本澳投資項目進入橫琴粵澳產業合作園區的工作。梁維特表示,除澳門一個推薦項目已開始動工,另有七個項目已進入程序。特區政府希望能更多參與有關的後續工作,充分掌握相關項目在落戶橫琴後的發展情況及在營運過程遇到的困難,以助下一階段更有效推動其他本澳項目融入區域合作中。
被問到「澳門青年橫琴創業谷」,梁維特指出,本澳有推行青年創業援助計劃,要如何與創業谷計劃互補,特區政府必須先檢視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措施;除資金上的援助,必須遵循善用公帑的原則,做好把關及監管的工作。還要提供創業前培訓、對項目的了解等增強青年創業成功的服務。稍後將本澳青年人走訪相關部門及接觸當地的青年企業家,令他們更瞭解相關的市場資訊、政策手續和法律法規等,同時要協助青年人完善營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