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25號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康復十年規劃公眾諮詢場舉行
2016-04-25
【本報訊】本澳二○一六至二○二五年康服務十年規劃草案公眾諮詢進行中,出席者分別就生活保障、交通出行、宣傳教育等提意見。
康復十年規劃公眾諮詢期為四十六日,已於月中開始,至五月三十日結束。期內共三場公眾諮詢專場,繼前日上、下午舉行兩場殘疾人士專場後,昨於黑沙環衛生中心再舉行最後一場,唯一開放社會大眾參與發表意見,約四十人出席。
經濟、社會保障問題成為今場重點之一。有殘障人士家長等擔心,被評為具工作能力殘障人士在工作後不再獲發殘疾津貼,日後失業就會有問題,又或工作收入不足以維生等,冀當局考慮有關情況,容失業後再申殘津,也有希望殘疾人士能獨立於家團申請經濟援助。
諮詢文本提出增加低地台巴士數量,優化殘疾人士公交出行。不過有輪椅使用者批評,增加再多低地台的也徒然,因有些巴士司機根本不願提供服務,對他們視若無睹、態度惡劣,不諱言應引入外僱司機,提升服務質素。
其他問題還有候車沒排隊秩序、搭巴士難、能上巴士也沒輪椅空間等。也有行動不便者反映的士問題,指拒載輪椅人士屢見不鮮,即使幸獲上車,也曾被收行李費。有人更倡於大橋劃一專道予電動輪椅過海。
出席的交通局代表回應謂,對巴士司機服務質素和態度問題,未來會要求巴士公司加強培訓,內部也會設獎懲制度,而的士的部份他不排除是少部份不守法司機拒載,政府近期已加強打擊和取締,並指的士司機也是有義務助殘疾乘客上車,而輪椅是不計行李費。
此外,一智障人士家長讚許文本在公眾教育方面規劃,認為「有亮點」、「好窩心」,如於公務員前線培訓課程加入接待殘疾人士的技巧訓練內容,提升對他們的接待服務質素等,望相關規劃能盡快實行,令殘疾人免受歧視、尷尬,可公平地享用公共資源和服務。
若有意見發表可透過官方的廿四小時電話留言熱線2835 7048、電郵[email protected]、圖文傳真2832 9996,或以書面形式郵遞或直接遞交至西墳馬路六號社會工作局總部、各區社會工作中心、康復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諮詢文本已上載社工局網站www.ias.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