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絕種有新論 小行星前現先兆

2016-04-29

迄今有關恐龍絕種的公認主因,是6600萬年前有顆直徑達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然而英國科學家分析恐龍化石後發表新論,指出恐龍因為不適應地球的轉變,數量早在隕石撞擊地球前的5000萬年已經減少,有步向滅絕?象。

英國雷丁大學古生物學家?本學夫(Manabu Sakamoto,譯音)領導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年代涵蓋由2.3億年前恐龍作為新興物種出現至滅絕的恐龍化石,發現牠們起初雖以「爆炸性比率」演化,可是到了距今約1.6億年時期,演化便放緩,以至大約1.2億年前開始,物種數量更開始減少。

?本說﹕「即使恐龍受隕石衝擊致全軍覆沒,牠們其實在隕石撞擊前約5000萬年已走向滅絕。」他們發表於《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的分析報告顯示,長頸巨型蜥腳類恐龍(long-necked giant sauropod dinosaurs)銳減得最快,而包括霸王龍等獸腳亞目(theropods)則較穩步減少,以致隕石襲擊災難下更難以生存,換言之隕石撞擊只是絕種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