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證實研製核動力航母正加快攻關突破
2018-03-02
【香港中通社3月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為思)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日前在官網和官方微博發佈文章,罕見公開提及要“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等攻關突破。軍事觀察人士指出,這是中國官方首次確認中國核動力航空母艦計劃的存在,按照中國研製大型武器裝備的慣例,對外公開相關消息時,相關關鍵技術應該已經基本掌握。
環球網日前報道,這份2月27日公佈的綱要重點提及如何構建中國特色海上現代作戰體系,提出“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攻關突破,增強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報道指,中船重工的這份戰略綱要首次明確要發展核動力航母。比照當年首艘中國國產航母發佈的時間節點可以發現,此刻核動力航母研製工作不僅僅是啓動,甚至應該是已經取得初步進展。這種分析得到航母專家李傑的認可,他說,“可以這樣認為,核動力在大型艦船上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突破性的進展。”
其實,關於中國研製核動力航母的話題此前在坊間曾廣泛傳播和討論。官方也曾含蓄表達過中方具備這一能力。2017年11月,中船重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在深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現場指揮部黨委做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時表示,現在中國已經能够“自主地設計和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李傑指出,從這句話中可以得出,中國不僅能建造柴油機、燃氣機為動力的航母,也包括核動力航母,同時也已經掌握建造滑躍起飛、彈射起飛技術的基本核心技術。
有軍事觀察人士表示,核動力航母優勢明顯,擁有無限航程,無需攜帶自用燃油,可為艦載機攜帶更多航空燃油,加速性能強,同樣航程下可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快到達戰區,核動力還能提供更大的電力供應能力。
大公網等報道,縱觀世界,美國海軍現役11艘核動力航母、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嫻熟運用核動力航母的“超霸”。其中,福特級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裝備電磁彈射技術的航母,設計指標達“一次裝料滿足全壽命需要”的水平,是當代最高水平標桿。除美國之外,法國海軍有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但由於使用了核潛艇上面的核反應堆,後續問題很多,成為一個失敗的教訓。由於核航母被視為海上大國的象徵,世界大國對於核動力航母的追求是持續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