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302號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民署今年補植約二千路樹一公頃山林
2018-03-02
【本報訊】去年天鴿風災重創全澳城市綠化和山林,民署管委會主席羅志堅表示,今年內將分期補植約二千棵路樹,而山林方面則會趁機進行大規模改造,花十年時間去做,今年會先補植約一公頃的林木。
民署今年將加大綠化種植工作,計劃在公園、綠化帶、休憩區和街道等補植及新植城市樹木約二千株,其中新植樹的地點包括珠澳口岸人工島、黑沙重型停車場休息區及黑沙海灘公園等。
另山林重植面積約一公頃(約一千株樹苗),離島海岸亦會種植約三千株紅樹苗。同時會加強全澳具條件的廣場、市政公園、垃圾房、停車場、行人及行車天橋進行立體綠化,務求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
羅志堅表示,去年風災嚴重摧毀綠化,路樹方面約三千棵損毀,故民署會藉綠化週活動,啟動去全方位補植回所有路樹。他們經審視分布情況,評估與民居距離、交通阻礙等後,會重植二千多棵,部份地方則不會補回。
由於供應量的問題,路樹補植分兩至三期進行,首期會先補植約一千四百棵,連相關費用共約七百萬元。餘下的也是相約的棵數,費用要視乎所選樹種才能確定,但相信價錢應差不多,總的會控制在二千萬元內。
至於山林方面,風災損毀五萬棵樹,要移除的也過萬棵,當中許多都屬於八十年代大規模山林綠化所採用的先鋒樹種,而它們壽命是三十多年,故民署尋求當年協助的廣東省農業廳壐合作,藉今次機會重新改善山林。
羅志堅指,有關山林改造工作可能要持續十年,暫時計劃訂至二○二四年,且還在研究階段,未能確定整個預算投入,而今年的一公頃約要數百萬元,相信來年投入會增加。
羅志堅又說,這次除引入更優質適合澳生長的樹種,也會同大灣區綠化連成一體,形成生物圈、生物帶,且希望把山林打造成城市森林模式,特別是疊石塘山。
綠化週十七日啟動
此外,為期九日的第三十七屆澳門綠化週將在本月十七至廿五日舉行。今年主題為「全城愛綠 共植家園」,民署續與街總、工聯、婦聯及新加入的青聯合辦逾三十多項活動,續推保護大自然和愛護生態環境,鼓勵市民多參與環境綠化。
活動包括十七日的開幕嘉年華、大自然音樂會、林木護理體驗、社區園藝DIY、派送植物、大步行,植樹活動等,預計參加人數近三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