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政府擬大幅提高違泊罰金 論壇只聞罵聲

2018-06-11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雖然指《道路交通法》提升違泊及其他違規罰則建議非定稿,仍有諮詢及修改空間,不過坊間對於交通政策的不滿,難以平息。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大會主席李仲森、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以及有市民批評政府,在公交未完善、步行系統未就位下,加上車位不足,大幅提高違泊罰則,政府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疾呼市民不是故意違泊,而是沒有合法位而被迫違泊。

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邀請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大會主席李仲森、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劉偉強、民建聯理事長李良汪發表《道路交通法》修改意見。嘉賓們對於建議中調升毒駕、醉駕、藥駕等違則均表示支持。不過對於大幅調高違泊罰則,不論嘉賓還是出席市民,均乏支持者。理據大多為﹕公交未完善、步行系統未就位、車位嚴重不足和分佈不均,叫市民何以能接受違泊大幅加價?更批評政府只會加重罰則,沒有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核心。李仲森認為,車位嚴重不足,以電單車為例,十三萬架電單車只有五萬個電單車位,大多數市民都願意泊合法車位,只是沒有足夠合法車位而被迫違泊,調升違泊罰金等同強迫性罰款。另有意見批評政府,用法律將用車由合法改到違法,例如不斷收緊驗車標準、年期、又刪減合法公共車位,大幅調升罰金,將原本合法的事情變為不合法。有工匠街市民反映,局方將屬於私家地的地段劃上黃實線,但又沒有合法車位提供,令居民變成違泊,以其家庭為例,每月約有一千多元違泊罰單,質問局方這是否合理?

李良汪希望政府,交出短中長期的交通方案,讓居民按自身情況選擇出行方式。劉偉強則指,對於輕微行政違法不要引入累計,否則可能會嚴重影響職業司機生計。市民及嘉賓提出,希望政府先完善交通政策,增加各區合法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