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大研發新技術 降低幹細胞療法致癌風險

2018-06-20

【香港中通社6月19日電】 香港浸會大學19日發佈消息指,學校研究團隊發明“幹細胞納米培養器材”,用於幹細胞療法中培養神經幹細胞。與傳統培養方法相比,新發明可以降低幹細胞療法中致癌或炎症的潛在風險,有助應用神經幹細胞治療神經退化疾病、慢性疾病和退化性關節炎。

該項發明於今年4月在瑞士舉行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獲得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團隊並已為此項發明申請美國專利。負責有關研究的浸大生物系教授翁建霖表示,幹細胞療法仍然處於實驗階段,全球只有極少相關研究獲得審批。但他相信幹細胞療法的副作用減少後,日後便能夠成為未來治療神經退化疾病的主要方法。

另一團隊成員浸大物理系副教授黃陟峰指出,發明的培養器材是一種鍍有特定納米層的培養板,在不需要額外添加生長因子或其他化學試劑的情況下,用於體外幹細胞培養及分化至所需神經元。神經幹細胞停留在新發明的基板上時,與納米層有生理接觸而受到“物理按摩”。

黃陟峰形容,鑑於納米層的材料和結構的適當設計,“物理按摩”如中醫的穴位針刺手法,引導幹細胞特定分化為在細胞替代治療中迫切需要的功能細胞,以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和腫瘤。重要的是在使用最少量生長因子的情況下,透過物理性刺激的原理,新器材應可大大減少患者在臨床測試中致癌的風險。

就此項嶄新的發明,團隊已成立邁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預期將為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和幹細胞療法研究公司提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