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構建應急平台提升應對災害能力

2018-08-03

【中新社澳門8月2日電】(記者 龍土有)澳門警察總局局長、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馬耀權昨日表示,特區政府正致力推動和落實多項防災減災的政策措施,構建「應急指揮應用平台」,強化通訊警報系統,提升應對災害事故能力。

根據國家減災委專家組的建議,澳門特區政府正有序推動防災減災領域的工作,確定了影響面大、與民生息息相關的10個重點項目優先開展,「應急指揮應用平台」是其中之一。

馬耀權介紹,「應急指揮應用平台」有5個子系統,在災害發生時用於應急指揮,平時則用於收集數據、分析、培訓和演練等,藉以全面提升澳門應急管理的總體指揮協調能力。預計今年底可完善平台各子系統的基本功能,進行上線調試。

與此同時,為了強化預警訊息的發放渠道,保安當局已在澳門松山燈塔、氹仔大潭山和路環迭石塘山3個高點設置警報系統,在澳門低窪地區的90支「天眼」支柱上同步增設廣播及警報系統,以適時發放風暴潮撤離的預警訊號。相關系統的建設工作已提前完成,8月內可投入使用。

考慮到去年「天鴿」風災時,由於多人同時致電求助查詢熱線,令線路繁忙甚至無法打入,民防行動中心及各保安範疇部門的求助熱線已由25條增添至55條。另外,當局增購一批民防專用對講機,分發給民間社團及民防架構成員。

馬耀權強調,要做好民防工作,不僅是政府責任,也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居民的關心和積極參與,共同提升澳門民防體系在應對災害事故的預防及應對能力。

民防強化通訊警報系統 多渠道向居民發布資訊

(又訊)特區政府正致力推動和落實多項防災減災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民防方面的通訊、廣播和警報設備,保安範疇昨日向媒體介紹相關設備和建設情況。警察總局局長、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馬耀權表示,在本澳三個高點及低窪地區設置民防警報系統的建設工作已提前完成,於8月內可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強化預警的傳播渠道。

繼上月底保安範疇展示和介紹多種應急救災設備後,警察總局、保安部隊事務局及司法警察局代表昨日上午分別在民防行動中心、松山燈塔及筷子基街,以現場實境向傳媒介紹應急指揮應用平台系統、高點警號廣播站及低窪地區訊息廣播系統。

馬耀權稱,關注到有旅客或居民接收不到天氣預警訊息,就此29個民防架構成員建立了訊息小組,並已優化及新增訊息發佈的方法和渠道,除了利用一般傳統方式,例如網站、電台、電視等,亦會透過微信、臉書等社交平台作多渠道資訊發佈。此外,在各主要口岸設置資訊廣播系統,結合口岸顯示屏及道路上34個顯示屏發放風暴、撤離等訊息,務求令市民和旅客第一時間獲取重要資訊。

三高點及九十支天眼增設警報系統

他透露,為了強化預警訊息的發放渠道,保安當局已在本澳3個高點,包括在松山燈塔、氹仔大潭山和路環疊石塘山上設置警報系統,同步亦在本澳低窪地區的90支“天眼”支柱上增設廣播及警報系統,以適時發放風暴潮撤離的預警訊號。相關系統原計劃在9月完成,目前由於建設工作提前完成,相信在本月內就可投入使用。他補充,在風暴潮達三級或以上,以及出現達至規定級別的其他緊急情況時,會啟動這些廣播系統,向市民發出緊急訊息,讓市民作好相關準備。此外,保安範疇多個部門的車輛也增設了擴音器,在緊急情況下可在公共街道上向市民通報最新民防資訊。

馬耀權指出,保安範疇亦增購了60部警用對講機,並分發予不同區域的多個民間社團使用,民防架構成員亦獲分配民防專用對講機,以加強民防通訊及指揮協調作用,也進一步提升求助和訊息互通的效率。

此外,民防行動中心聯同保安範疇各部門的民防求助熱線由25條增至55條,在緊急情況或發生重大事故時,政府亦會向全澳手機用戶發送民防信息,而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視聽直播機制,務求透過多元方式,讓市民更能掌握民防資訊和事態進展。

馬耀權強調,要做好民防工作,不僅是政府責任,亦十分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居民的關心和積極參與,共同提升本澳民防體系在應對災害事故的預防及應對能力。

高點警報系統設於本澳3個通訊發射站,每個系統覆蓋範圍約為兩公里。低窪地區廣播及警報系統安裝於澳門半島西部沿海、氹仔及路環低窪地區,共90支“天眼”的支柱上,每處覆蓋範圍約為50至100米,連同各保安部門巡邏車加設的擴音器,均會以中、葡、英三語發佈相關民防訊息,以照顧不同語種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