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117號
2011年01月17日
星期一
街坊總會副理事長梁慶球談公共房屋政策
2011-01-17
關注房屋問題達二十多年的街坊總會副理事長梁慶球,談到房屋政策時,直言回歸十一年來,可以看到房屋政策存在很多問題。 他將房屋問題分為兩個階段。一是2004年之前,那個時候經濟比較低迷,私人房屋市場和經濟房屋市場的價格相差無幾,所以市民對於經濟房屋和社會房屋的需求不大,房屋問題因而不大。政府幾乎停止發展公共房屋,就算有,也是回歸之前澳葡政府已經批下的公共房屋興建合同。 二是到了2004年之後,由於中央開放「自由行」,以及賭權開放,大量賭場落成,引來大量遊客,也引來大量資金涌入澳門。他說,這本來是好事,但資金多了,也出現了問題。因為資金一定要找出路,但澳門有賭場經營權的只有六家公司,又沒有股票市場和其他投資市場,沒有地方可以投資,於是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抬高了樓價。加上政府沒有考慮以公共房屋作為杠杆來調節,導致樓價瘋狂上升。他指出,由於樓價上昇得太離譜,超過一般市民的負擔,連中產人士都買不起,社會就出現不穩定,對政府不信任。這是特區政府房屋政策上的失誤,至今積重難返,欠帳太多。2006年提出所謂三年建四千個公共房屋單位﹑五年建六千個的「三四五六」計劃,最後泡湯,做不到。後來提出到2012年興建一萬九千個公共房屋單位,但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於是現在又改成「分階段」興建。 梁慶球指出,這一萬九千個公共房屋單位興建計劃是被迫上馬的,但政府還沒有徹底搞清楚私人房屋和經濟房屋的關係。他說,按現在的情況,私人市場的房屋價格太高了,連中產人士也承受不了,買不起私人市場上的房屋。中產或夾心階層的居民在社會上佔了大多數,他們買不起房屋,是非常可悲的。但樓價高不是因為地價高﹑人工高﹑建築材料高,而是由於炒賣嚴重,現在賣的樓全部是暴利的。政府完全沒有監管,完全失控。到最後,市民對於私人市場的房屋無望,一定會轉到經濟房屋,但經濟房屋又沒得供應。所以,現在再不及早想辦法改善房屋政策,會繼續製造大量的失敗者﹑大量無希望的夾心階層,對社會穩定會帶來很大的衝擊。 梁慶球說,因此,街坊總會苦口婆心地要求政府搞好房屋政策,除了興建經濟房屋以外,應該考慮在經濟房屋與私人房屋之間興建大量的限價房屋。限價樓一樣是私人市場房屋,只不過是限制了價格,限制利潤,建築費用一樣,但可以以地價來調節。以後私人房地產如果回復到如以前那樣,市民買得起,根本就不需要興建經濟房屋。 對於有些人提出興建細面積的住宅單位,梁慶球認為,如果不限價就沒有意義,因為同樣會被炒賣,還沒有公開推出就已經被炒賣了幾手。 他表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量新移民湧入澳門,那些新移民基本上比較貧困。為了解決住房問題,當時澳葡政府根據當時的條件,訂定了經濟房屋法律。過去二十年,即使經濟低迷﹑治安不靖,但社會還是穩定。他認為,是經濟房屋政策幫了整個社會,因為不少新移民來澳門幾年就可以買到房屋。他說,現在年青人,就算大學畢業十年,連買樓的首期都付不起。人們會覺得不公平,為什麼經濟發展了,還比澳葡時代差﹖他多次質問﹕「有冇搞錯﹖」 對於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提出「3╳3」的房屋政策,梁慶球直言表面化,重要的是應該檢討現在的房屋政策是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