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形式之創新運動

2013-06-13

古典音樂從來都令不少的年青一輩望而卻步,主要原因有三,沉悶,沒有活力,元素單一。而且,一般來說,要完整聆聽一首交響曲動輒需時四十五分鐘。對於現時澳門選擇甚多的環境下,管弦樂、管樂樂團等都未能為普遍年青人帶來更大的吸引性。 曾有樂評人定性古典音樂為高深,高水準,並不為一般市民所能理解,並以"高雅有別"來定性其他種類之音樂形式。在此,筆者相信,藝術之初,並不以高雅細分其意義。音樂等藝術形式應為手段,不為目的。正如大文豪席勒(Schiller)在其《審美教育書簡》一書中,明確指明了,審美(藝術)教育是為社會提供完美的人的一個重要手段。 欣賞藝術不應以其形式或級別來區分,因為藝術是為成就一個具有德性,提煉一個理性完美的人所需的一個重要元素。藝術的形式不為重要,最重要是能夠令民眾提高其修養,培養其德性。令其在澳門這一經濟過熱,被利己主義佔據的空間之中帶來道德價值的修補。在此,澳門青年管樂團在三月十六日的《愛很簡單II》音樂會中,筆者定性其為一種適應社會接受性,並為其提供通俗易懂的一次藝術教育。 在這一場音樂會中,以色士風吹奏為主,管樂團為其配上伴奏音樂,出來的效果有如香港明歌星的演唱會。此音樂會的形式,在澳門並不常見。而當筆者看見現場觀眾對於此次演出滿意的表現,便可看出硬套地把西方由來而久的交響樂等形式強加在傳統中國文化上的表現,不正正陷入了基馬爾主義中的完全西方化的主義形式嗎?因此,筆者在是次音樂會中所看見的現象,正正體現了澳門對本土化的音樂渴求。 西方音樂的源泉在於其傳統的文化背景。澳門雖為一中西文化交融之小城,但華人佔據九成以上的人口,其傳統文化應以華人文化為主。因此,在此小城中,若沒有切合本土之音樂形式,便令澳門在全球化影響之下,本土文化漸漸被磨滅。在此次演出當中,還有澳門的年青歌手助陣,編曲亦由澳門人擔綱。因此,是次音樂會乃為澳門在全球文化衝擊下的一個本土音樂運動。或許演出未能達至專業之水準,但其表演出的正是青年願意在外來文化衝擊下嘗試開創一條澳門的文創事業。 現時澳門政府多元經濟發展的政策之下,文創產業的形式的多樣性不容忽視。創新思維的音樂形式,並且受澳門大眾所接受的並不多見。政府理應多加為此等表演之扶持,為本土文化佔上國際舞台之目標向前邁進。                                                                              艾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