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無障礙出行環境 構建平等生活空間

2013-08-12

澳門輕軌是以便捷、環保及無障礙三大概念進行設計,其中,無障礙是一種人性化的設計實踐,透過建築設計及相關設施內外互相協調,改變生活環境中各種有形和無形的障礙,讓每個人皆可獨自進出各種公共空間環境,從而使大眾社群能平等地享用各種資源,感受無障礙的生活便利。 無障礙公交環境 締造傷健共融社會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本澳殘疾人口總數超過11000人,在過去五年增加近3千人;而人口年齡中位亦較十年前增加3.7 歲。隨著人口出現老齡化的趨勢、殘疾人口的增加,以及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已在本澳生效,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構建傷健共融的和諧社會,持續構建、深化無障礙的生活環境,完善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為社會大眾改變或消除存於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障礙。  

吸納各地經驗 提供無障礙的出行模式 作為本澳日後交通系統的重要一環,輕軌亦將無障礙的設計概念融入各軟硬件設計中。而在考慮各項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方面,除根據本地現行有關公共建築物消除建築障礙的法規外,亦貫徹特區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從使用者的實際需要出發,在車站建築及列車等的設計上作全面性的綜合考慮,並作合適的調整。 由於輕軌是本澳首個軌道交通建設,因此在設計上亦參考了其他城巿的軌道交通建設經驗,例如: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等,吸納各地在無障礙環境設計上的長處,使日後的澳門輕軌系統能為長、幼、傷、健等不同需求的人士,提供安全、便捷及舒適的集體運輸服務,讓全澳巿民體驗輕鬆自在、出行無障礙的生活新模式,促進傷健共融社會的實現。  (由運輸基建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