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援港』方案為何『難產』

2020-06-13

【香港中通社6月1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2日再次公開表示對香港“抗爭者”的支持,稱當局會強化對港人的關懷與協助,盡最大能力與努力和“香港民眾”站在一起。然而由陸委會主導、原計劃於11日公佈的“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却未能如期出爐。至於何時公佈?邱垂正僅稱“有時間感”,但沒有具體日期。

蔡英文於5月27日指示台灣“行政院”提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由陸委會主責規劃和協調。該方案依據台灣地區“港澳條例”第18條,針對申請政治庇護的港人,提供安置與照顧方案。陸委會主委陳明通5月28日透露,方案會在一周內出來,原擬6月11日經“行政院”通過後立即執行。但當日“行政院”并未核定,被外界懷疑方案“難產”。

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隨即否認該方案停止,指出相關規劃已大致完成,但還需隨香港情勢變化調整,作更完整細緻的規劃。至於何時公布方案,邱垂正說:“我們有時間感,但沒有具體的日期”,只強調會加強與相關機關的溝通與整合,等完成所有程序並核定後,適時對外說明 。

對於方案為何推遲出台?台灣媒體披露多種原因。《上報》表示,各部會對來台港人人數的推估,以及安置預算的編列,均有不同意見。其中,“國安”審查如何執行,如何兼顧人道援助及台灣的“國家安全”,牽涉程序極為複雜,成為方案“難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有媒體透露,在各部會討論過程中,曾提出一份內部資料,顯示部分民意不滿以公帑來支應專案費用。

對此,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到目前為止,台灣民意對該方案其實並不了解,他們或許在網絡上有情緒上的反應,包括給予這班香港“抗爭者”支持和同情,但他們並未有更進一步的思考。現在台灣在討論這個方案的只有媒體和台當局的相關機關。

曲兆祥表示,實際上,會通過該方案申請來台灣的都是尋求政治庇護的人,與經濟因素無關。所以,歸根結底就是台當局要不要給他們提供政治庇護?

曲兆祥分析,這群人的構成分子非常複雜,什麼背景的人都有,若他們取得政治庇護來到台灣,會給台灣社會帶來什麼衝擊?會不會讓台灣成為亞洲所謂的國際情報活動中心?對於這些潛在的危險和衝突,台灣準備好了沒有?大陸能不能接受?這些都是現在無法完全評估的。所以,陸委會也曾透露在港人提出申請前,要對身份進行高強度的篩選,就表明他們對安全方面是有顧慮的,這也是當局現在舉棋不定的原因。

至於該方案會不會遙遙無期?曲兆祥並不這樣認為。因為民進黨在選舉前已經把話講滿,這個時候不能“認慫”;而且香港若干團體或個人都會對台當局施壓,包括黎智英早前就點名蔡英文當局不要講空話,要給實質協助。某種程度來看,民進黨有政策必須出台的壓力,而且需要盡快,只不過方案的內容是什麼?就需要密切觀察。

在曲兆祥看來,民進黨基本上只想提供技術性協助,例如給予申請港人半年至一年的居留期,讓他們有時間申請其他國家的居留權,或許還可以在台灣居留期間提供職業訓練,協助其找工作等。但如果要給予根本性的協助,如取得台灣身份,當局的考量則會很多,包括擔心這些人會在台灣社會造成一些麻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