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疫後經濟

2020-08-05

多名議員議程前發言關注疫情對本澳經濟的持續影響。

【本報訊】多名議員關注到新型冠狀病毒對本澳經濟的持續影響,有議員提出﹕政府要抓緊自由行重開前的“準備期”,提前做好旅遊業發展規劃,開發更多高質素的旅遊項目,增強多元化的旅遊產品和體驗,迎接疫後旅遊行業的新常態。另有議員提出,做好後疫情時代復甦準備和發展規劃安排,爭取重開自由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逾半年仍未有減退跡象,本澳的經濟持續下滑,議員柳智毅認為,下半年本澳經濟仍面對較大壓力,還要捱多長的“緊日子”還是未知數。議員何潤生指,在內地逐步放寬赴澳簽註下,有條件相信澳門的旅遊業前景仍然是樂觀的,政府要抓緊自由行重開前的“準備期”,迎接疫後旅遊行業的新常態。在疫情安全可控下的大前提下,建議特區政府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協商,爭取率先開放大灣區九個城市的赴澳旅遊簽註,繼而擴展到廣東全省。在此之前,政府有必要提前做好旅遊業發展規劃,開發更多高質素的旅遊項目,增強多元化的旅遊產品和體驗,由過去重數量增長向重品質增長轉變,推動疫情後吸引更多旅客來澳消費,更多旅客延長留宿時間,為早日恢復本澳旅遊市場活力做好準備。此外,建議政府在本地遊基礎上,研究適時推出“琴澳遊”或大灣區一程多站旅遊路線,將旅遊活動延伸至其他地區,擴闊本地居民旅遊體驗之餘,扶助本地旅遊業界盡快復甦。

議員柳智毅提出,香港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正日漸升溫,對於以旅遊娛樂業為經濟命脈的澳門而言,前景極為不明朗。展望未來數月,第二輪消費卡的啟動以及“心出發‧遊澳門”計劃的持續推行,相信能為澳門經濟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經濟的內循環發展,但下半年本澳經濟仍面對較大壓力,還要捱多長的“緊日子”還是未知數,未來一、兩年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經濟復甦未必能盡如人意,積極“開源”增加收入極不容易。建議特區政府將過去好景時“錦上添花”的財政預算,轉移至“雪中送炭”的刀刃上,惠民生、穩就業,振經濟。勤儉節約,“應使則使”、“應慳盡慳”。他同時相信,失業率仍未見頂,建議積極爭取融入內地經濟的內循環系統環顧全球,參與國家經濟內循環來實現經濟恢復,同時不能忽略“外循環”,短期內可透過區域“旅遊氣泡”計劃,面向疫情相對穩定和受控的國家、地區開放旅客往來,加速恢復澳門旅遊休閒的經濟活力,以及需密切關注,並未雨綢繆,做好相關政策措施的準備。

議員梁安琪反映,目前粵澳通關雖然恢復正常,但在實際操作方面仍然較為單向---即澳門居民已可正常赴內地,內地居民仍未如常全部可以赴澳,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還未能恢復如初。防疫工作雖然是重中之重,亦應為正常的社會運轉、經濟發展及各項民生事務,留有適切的空間。希望當局進一步與內地協商,探討首先恢復辦理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赴澳旅遊簽注的可行性。

議員施家倫建議,特區政府要繼續爭取國家支持,以廣東省為試點,逐步恢復“自由行”政策,為澳門經濟注入一些元氣,以及做好特區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 “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並據此開展國家“十四五”規劃安排,結合中央的最新判斷和定位,強化與國家相關部委和廣東省方面的溝通,確保在國家新格局中更好落實澳門定位、扮演好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的獨特角色,促進本地多元產業實現突破、澳門居民共享發展成果的規劃設計,做好後疫情時代復甦準備和發展規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