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豪:文化保育是最佳的城市永續發展

2020-08-05

【本報訊】議員蘇嘉豪表示,隨著城市急速過度開發,本澳的文化保育遭受的威脅便從未停過。他提出,文化保育是最佳的城市永續發展!

昨午,直選議員蘇嘉豪在議程前發言時表示,最近,有由政府委任的市政諮詢委員主張針對全澳門的街名「進行一次認真的過濾」,聲言要「一律更換帶有殖民色彩的舊街名,洗脫不堪回首的華人恥辱往事。若不更改,有為侵略者樹碑立傳的嫌疑,默認殖民主義者的罪惡行徑。」

蘇嘉豪提出,在許多平凡大眾眼中,第一時間往往想也沒想過自己戀不戀殖、愛不愛國,大家的想法其實可以非常直接和單純:正因為這裡的一事一物、一磚一瓦、一名一姓,都屬於這一座城的軌跡和年輪,無論好歹,無論悲喜,都組成了今日不可或缺、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澳門,之所以仍然是澳門,因為我們有別於全世界的無數城市。」蘇嘉豪表示,澳門的本土文化未必都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澳門的歷史遺產亦未必都是巧奪天工的建築,但當這一系列文化和遺產,結合了在地特有的人文記憶和生活經驗,就自然交織了這個獨一無二的澳門。

蘇嘉豪提醒,假如真的要成全那類極端想法,改街名只是前菜,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整片歷史古城區,屆時便有如紅衛兵「破四舊」般拆毀所謂「帶有殖民色彩」的炮台、城牆、教堂、燈塔、廣場,再促使國際對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除名。今年恰好是澳門成功申遺十五周年,上述的一套思路顯得特別諷刺和無稽。

「城市的靈魂不在於鋼筋水泥,文化保育是一項劃時代的世紀工程,任何管治者都必須具備高度前瞻的思維和視野,貫徹『保育是最佳的永續發展』的理念。」蘇嘉豪表示,「愛澳門」不應該是口號,更要以實際行動盡力而為。只有在一些人眼中「阻頭阻勢」、「篤眼篤鼻」的世遺之名、本土文化一日屹立不倒,民間力量才有可能繼續制衡以所謂「發展」之名催生的貪婪與腐敗,真正守護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