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系統優化

若只選本地使用將不連粵資料庫減不穩定影響

2021-06-11

梁亦好回應傳媒提問

【本報訊】前日,全澳各口岸出入境人次超過二十六萬六千,較前一日增加百分之五點二,本澳出示「健康碼」的指引亦進一步收緊。疾控中心協調員梁亦好回應傳媒時表示,本澳的防疫措施允許「黃碼」的人士進入一幢大樓,但要全程佩戴口罩,周邊人士也需佩戴口罩,相關環境亦不應擠迫。至於能否繼續上班,由「黃碼」的人士的上級根據工作性質判斷。

日前,政府開始收緊本地防疫措施,更多特定場所「必須」查閱使用者的「健康碼」,並拒絕「黃碼」、「紅碼」的人士內進,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也可拒絕接載上述人士。昨午,有記者反映市民意見提出,持有「黃碼」的人士繼續進入大型商業大廈上班,情況令人憂慮,也令人質疑:新的防疫措施有何意思?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調員梁亦好回應,「黃碼」代表不同情況:曾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有發燒、咳嗽癥狀並主動填報;出現發燒並前往醫院就診且接受核酸檢測等。當刻,「黃碼」的人士不是確診患者。她強調,「黃碼」的人士需自我健康管理,需向公司報備;其管理層可以根據相關人士的工作性質,判斷是否適合繼續上班。

『黃碼』人士不宜前線工作

梁亦好補充,「黃碼」的人士不適合進行前線工作,避免與公眾接觸。「黃碼」的人士亦必須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尤其是食肆。續表示,倘若「黃碼」的人士進入一幢大樓後全程配戴口罩,其他人士也配戴口罩,環境亦不擠迫,如此情況是允許的。

另外,政府進一步收緊出示「健康碼」的指引 (https://reurl.cc/lRo4rl),一批原是「應該要求」入場人士出示「健康碼」的場所 (如:設有堂食的飲食及飲料場所、餐廳、酒吧),現被列為「必須要求」出示;一批原本可以根據場所條件決定是否要求出示「健康碼」的場所,亦被列為「必須要求」出示。梁亦好指出,調整是根據不同監管部門的意見而作出。

關於「健康碼」生成不穩的問題,梁亦好提出,市民稍後可選擇生成「健康碼」的目的;倘若「健康碼」只是在本澳使用,系統將不會連結到廣東省核酸資料庫,減少因內地系統出現故障而受到影響的情況。她預計,新的「健康碼」系統可於兩天後更新使用。

台灣入境人士增七天自我健康管理

梁亦好也宣布,考慮到台灣目前的疫情,從今日凌晨開始,所有入境前二十一天曾到過台灣的人士,其醫學觀察期由原來的二十一天,增加七天的自我健康管理,相關人士在第二十七天需要接受核酸檢測,「健康碼」在核檢結果呈陰性後才會轉為綠色。

北安綜藝館核檢收費減至八十元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公佈,北安核酸檢測站和綜藝館核酸檢測站與衛生局有合作關係;經協調,今日起下調核酸檢測費用至八十元。他回應傳媒時表示,其他的檢測站是各自經營,衛生局亦正與該等檢測站協商費用。

社會工作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李麗萍介紹,該局轄下九個服務點,以及約一百間社服設施可以協助有需要市民 (非屬紅黃健康碼人士) 生成及列印「健康碼」,相關名單在完成整理後,將上載至網站 (www.ias.gov.mo)。有需要協助的市民,應提前準備好需填報的資料 (如: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居住及曾旅居地址等),以便工作人員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