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乙類乙管』滿月 專家:全國疫情日趨平穩

2023-02-10

【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記者李純)自1月8日以來,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已滿一個月。當前全國疫情形勢如何?是否監測到新的變異毒株出現?當前的防控策略能否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下一波疫情?

在9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相關領域的專家、官員對上述問題予以回應。

新冠“乙類乙管”滿月,效果如何?

“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後,優化調整的防控措施對於及時發現疫情、控制疫情仍然有效。”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實施“乙類乙管”措施以來,中國疫情日趨平穩,防控工作轉段平穩有序。

與此同時,中國取消入境隔離措施,出入境人員數量明顯增加,內地與港澳間的人員往來也全面恢復。在此背景下,是否監測到新的變異株輸入?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說,今年1月1日以來,從全國各個口岸入境人員中監測到39種新冠病毒進化分支,全部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以BA.5.2和BF.7及其亞分支為主。“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監測到傳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顯增加的新型變異株流行。”

談及可能出現的下一波疫情,吳尊友指出,中國剛剛經歷了一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全國範圍內人群的免疫保護力處在一個較高的時期,近幾個月再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較小。“今後再出現類似這次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趨勢如何?

吳尊友表示,新冠疫情流行三年,病毒持續發生變異,並呈現出傳染性、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致病性在減弱的趨勢。

未來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致病性是否會變得更強?這位專家表示,目前來看,未來出現傳染性更強變異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出現致病性加強,或是病毒出現“返祖”到德爾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此外,中國多地近期宣佈開展新冠抗體檢測。談及其目的與指導意義,陳操表示,抗體檢測是為了獲得各年齡組、城鄉人群特異性抗體的水平,尤其是中和抗體的水平,從而瞭解人群的“免疫本底”,估算全人群新冠病毒抗體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

另一方面,這種血清學調查也可以獲得對不同變異株的交叉保護水平,分析免疫持久性。“通過這種血清學的調查,我們可以為國家的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的調整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陳操說。

“乙類乙管”後首個開學季,準備如何?

中國多地近期發佈了春季開學相關安排,這也是實施“乙類乙管”後的首個開學季。各級教育部門利用寒假“窗口期”部署一系列工作,推動學校疫情防控平穩轉段過渡。

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表示,自去年底以來,教育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按照“乙類乙管”政策要求,制訂了學校疫情防控的總體方案,頒佈學校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併發佈了校園疫情應對的多項預案,為今年春季開學做好政策準備。

他也介紹說,據中國各地上報情況,今年春季中小學開學由屬地教育部門統籌安排,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節前後至15日;高等學校由高校據實錯峰合理安排開學時間,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節前後至2月底。

劉培俊指出,當前中國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經明確,各地開學準備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國學校能够實現如期、正常、安全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