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燈塔

東望洋燈塔

閃耀濠江

2023-07-07

聖母雪地殿教堂與東望洋燈塔

昔日東望洋炮台佔重要軍事地位

只有透過開放日登上塔頂才有機會一睹塔頂的稜鏡

不同時期的紙幣都有選用過東望洋燈塔(網上截圖)

東望洋燈塔屹立澳門

本澳不同年代發行的鈔票上,都曾經多次選用過東望洋燈塔作為設計圖案之一,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燈塔,1864年燈塔建成,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來,在夜空中照耀濠江,雖然船隻目前大多已使用先進的導航技術,東望洋燈塔的角色或有轉變,但其在澳門的地位,絲毫不褪色,對居民、旅客、政府及世界文化遺產而言,同樣重要。

獲評為澳門八景之一

座落於澳門半島最高山峰東望洋山山頂上的東望洋燈塔,對於澳門、居民和旅客而言並不陌生,1992年,東望洋燈塔獲評為澳門八景之一、本澳不同年代發行的鈔票上都先後多次選用了東望洋燈塔的圖案、2005年被列入澳門歷史城區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2019年被列入中國工業遺址名錄當中、去年又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澳門部份的景點之一。其雪白的外觀,夜間360度旋轉式照明的射燈,照耀了澳門夜空超過一個半世紀,成為澳門的地標之一。

曾是進入珠江地標引領方向

東望洋燈塔始建於1864年,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維森特·羅扎所(Carlos Vicente Da Rocha)設計,於1865年9月24日正式開始運作,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燈塔。燈塔最初以一盞火水燈發光。1874年,甲戌風災的吹襲,令燈塔受損,開展長達20年的重修工程,1894年重修完成,1910年6 月29日重開,加入光學稜鏡,1975年改為電動轉動。在雷達還未普及之前,東望洋燈塔是進入珠江的地標,為船隻提供引領方向的作用,燈塔已改由現代化照明系統。

東望洋燈塔每晚照耀夜空

燈塔建築為一圓柱形結構,底部直徑為7米往上收分為5米,總高15 米,內部共分三層,有一迴旋梯連接垂直空間,但樓梯甚窄,僅能供一人通過,塔頂的稜鏡,是整座燈塔的靈魂,射燈透過塔頂的光學稜鏡,所折射而發出的光線,每晚照耀夜空。以能見度清晰之夜間計,澳門周邊20海里範圍內可以見到東望洋燈塔發射出的燈光,速度為每分鐘逆時針方向旋轉約3週。自燈塔投入運作至今,塔頂的燈經歷過不同的時代變遷,在未有電力供應的年代,塔頂的燈僅靠一盞酒精燈,再透過稜鏡折射而發出射程較遠的燈光,晚上還需要派員為定時為稜鏡光學組件上鍊,讓相關維持轉動。約110年後,電動馬達取代了需要上鍊的稜鏡光學組件(有關的稜鏡光學組件目前陳列於燈塔內)。1910年6月,東望洋燈塔換上三等聯閃燈,從巴黎進口了新的旋轉射燈。

同步遊覽東望洋山三大古蹟

東望洋炮台與聖母雪地殿、東望洋燈塔共同名列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東望洋炮台側,建有聖母雪地殿教堂以及炮台。文化局資料指,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修築於1622年,1637 年擴大增修,翌年完工,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此後,炮台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9月初9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參觀。東望洋炮台亦是本澳16座大小炮台中,防禦系統中重要的一環,為城市的東側保護超重要作用。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台才被闢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曾用作懸掛颱風訊號

聖母雪地殿教堂主堂呈長方形,長16 米、寬4.7 米,兩側牆身較為厚大且有扶壁,以承托筒拱結構的屋頂,但屋頂外形則為坡屋頂,以紅瓦鋪設,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主祭壇右側設有一祭衣房,唱詩台則在門口上層,極為狹窄。教堂立面設計較為簡單,兩邊壁柱加上三角形山花,教堂內的拱頂和牆身繪有彩色壁畫,其繪畫技巧融合中西藝術,彰顯教堂的價值。

由於地勢高,颱風期間,東望洋燈塔會用作懸掛颱風訊號和燈號,向公眾發放風暴消息,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入口處亦放置了不同颱風訊號標誌,遊人進入時可以看見。

把握機會窺探當中奧秘

東望洋炮台周邊共有4組隧道組成的防空洞,有一條近炮台的防空洞改為歷史圖片資料展覽,內有發電機、休息室、貯油池和登上燈塔炮台的升降機等設備自2003年10月起向公眾開放。東望洋炮台仍有當時遺留下來的大炮供人遊覽及拍照,保留原有氣氛,讓遊人更容易代入去感受當時的環境。

東望洋燈塔平日並不對外開放,適逢為響應今年6月10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望洋燈塔6月10日及11日,特別開放了一連兩日的免費參觀,期望藉對外開放活動,提升市民及遊客對澳門文化遺產的認識。

『海事及水務局日』免費開放

為慶祝7月18日「海事及水務局日」,東望洋燈塔於7月期間,逢週六、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將免費對外開放供市民、遊客參觀。有興趣人士可留意有關安排,把握機會前往參觀,了解燈塔內部,順道登上塔頂,俯瞰本澳周邊境況,一睹澳門城市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