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發行《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郵品

一套兩枚及小型張由澳科大教師設計

2025-05-22

澳門發行《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郵品

【特訊】5月21日是「澳門科學一號」衛星(以下簡稱「澳科一號」)發射兩週年紀念日。澳門郵電局和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合作於2025年5月17日,正式發行《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郵品一套兩枚,小型張一枚。郵品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澳科大特聘教授肖勇設計,配套系列推出的首日封由肖勇特聘教授與黃光輝副教授聯合設計。此套郵品不僅記錄「澳科一號」衛星的里程碑成就,更以創新設計,向世界展現澳門「小城大航天」的科研實力。

「澳科一號」衛星自2023年5月21日衛星成功發射以來,已圍繞地球飛行了超過一萬一千多圈,產生大量高精度的科學數據,並於2024年8月1日向全球發佈,相關數據已被全世界的科學家應用於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間的科學研究。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科一號」首席科學家張可可講座教授指出:作為目前全世界測量地球磁場精度最高的科學衛星,「澳科一號」自發射以來,已提供了大量寶貴數據,填補了低緯度地磁場觀測的空白,其發射與郵品發行,既是澳門科技實力的展現,亦是對過去兩年科學成果的總結,更標誌著澳門以科技創新融入全球航天版圖的嶄新起點。

此套紀念郵品的設計來源於「澳科一號」衛星的核心使命與成果,郵票設計突出了衛星的高科技屬性和未來感,整體設計色調以金色和銀色爲主,兩枚郵票分別以A星、B 星爲主題,背景以發散的綫體現速度、信息和天地的鏈接。小型張設計以簡約的綫條勾勒出「澳門衛星地面站」的造型,背景的綫條增加了空間的延伸感和科技感,象徵著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無限可能。配套系列推出的首日封設計用發散的綫條展示出地球、地面站、衛星的空間關係,與小型張設計設計元素相得益彰。整體切合主題,簡約而有力度。

郵戳設計外形以傳統「福」字的菱形,點狀綫表達訊號與信息時空感。郵票、小型張、信封均采用專色印刷工藝,使得色彩鮮艶、層次分明,衛星的金屬質感和細節表現更加突出,同時也提升了郵票的防僞性能和收藏價值。整體設計運用天圓地的象徵圖形彰顯科技帶來的詳瑞與圓滿,視覺呈現出澳門在空間科學領域的成就和貢獻,再現「澳科一號」衛星採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歷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