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權人改規劃四上城規會

2017-06-01

【本報訊】嚤囉園超高樓規劃條件圖草案昨午第四次提交到城市規劃委員會討論。對於外界,甚至業權人 (伊斯蘭教會) 質疑重新討論,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張潤民表示,去年五月,業權人明確提出拓闊道路的建議,把現時兩線行車的嚤囉園馬路改為三線,工務局認為可以採納,便編製新的規劃條件圖草案,並再次提交城規會討論。

梁慶球質疑為了一條路又上城規會

多名委員認為,嚤囉園的草案只是在交通方面作出修改,無需提交城規會討論,應該直接發出規劃條件圖。其中,委員梁慶球 (街坊總會會長) 稱:「如果有重大修改,當然要從頭行程序。我看來,沒有重大修改。只是為了一條路。去年規劃條件圖草案的內容,基本上已經可以。」委員胡祖杰 (工程師學會會長) 認為,關於道路的問題,可留待業權人將來提交建築草則時處理。

李:涉數百平方米土地改變應交城規會討論

城市規劃委員會主席、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烽回應:「為何交通影響規劃?因為涉及『割地』,涉及拓寬道路,涉及地界的變化。所以,這是重大的變化。」他指出,現時的問題不只在於將來有多少條行車線或行車方向如何,而是涉及數百平方米的土地改變,所以,應該提交城規會討論。

「我現在對城規會的效率有點懷疑。」委員謝思訓 (建築置業商會理事長,也以葡文姓名 ── Paulo Tse獲特首委入都市更新委員會) 聲稱,很多不同界別的人士認為,城規會的討論很慢。他認為,城規會有社會責任:「在發展方面,為澳門作出一些考慮」。他覺得,若每一個有爭議的草案都要長時間討論,在發展、保育、民生的平衡上,城規會「有點失敗」。

不認同謝思訓「效率低」言論

李燦烽直稱,不認同意謝思訓的「效率低」言論。他指出,每次城規會會議都討論二十多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工務局也不是積壓著很多個案。「個案有問題,我覺得,討論是應該的。這個平台就是給大家討論。」李燦烽認為,不是要「趕頭趕命」,不是要快,而是要準確,要慎重處理每宗個案,委員要充份討論。有些個案需要長時間討論,不一定是委員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