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式民調 探討公眾業界不同意見

2011-12-02

【特訊】「《出版法》及《視聽廣播法》商議式民調」的「商議日」將於本周日(十二月四日)舉行,研究機構希望透過科學專業的民調方法,能反映出沉默的大多數對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這是整個大中華地區首次進行的同時涉及公眾和新聞業界的商議式民調。 一般認為,傳統民意調查只能獲得公眾對議題表層的、未經深思熟慮的意見,公眾對類似《出版法》與《視聽廣播法》這樣的公共議題未必關注,不同意見的大眾也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討論公共議題。商議式民調可避免上述傳統民調有機會產生的問題。 目前,「商議日」當天已確定來澳觀察的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NGO)及媒體代表有六十多位,分別來自內地、香港、美國、波蘭、日本、澳洲等地。本地傳媒及有關機構正在陸續報名成為觀察員和採訪記者。 是次商議式民調強調結果的科學性及研究的中立性。首先所有樣本都經隨機抽樣得出;向參與民調者提供的平衡簡介資料是經過專家審議的;負責小組討論主持人經過訓練,以中立角色主持討論;顧問委員會和專家組成員以持多元及平衡觀點為原則所組成。 研究團隊表示,依照學術慣例,在商議式民調完成後,將公開全部問卷和平衡簡介資料,供公眾檢閱。 研究團隊多次強調,有別於傳統的定量式民意調查,商議式民意調查兼具定量與定性的特點。在問卷設計中,依照不偏不倚、平衡、研究獨立等科學原則來設計。在商議日,將有超過二十場的小組討論和四場大組問答,研究團隊將對此進行全文編譯,並形成龐大的文本資料。 商議式民調的最終目的不是簡單地以少數服從多數作結論(不同於選舉投票預測或政治人物的評價民調),也不是要尋求共識,而是透過民眾在得到充分的資訊的情況下,經過與意見不同的人的討論以及有機會向專家尋求進一步資料的情況下,所表達出來的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析;它除了提供在參與商議日前後的知識和態度等的一種定量的數據變化外,還併發出大量的定性的主意、想法、或者人們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裏聽過的意見,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數的真實想法。 是次商議式民調所得的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意見與普羅大眾的意見,連同研究團隊透過其他方式,例如媒體內容分析、網絡言論分析等等,將會構成這個特定議題的研究資料。研究結果並不是單純展現定量的數據,同時通過一種科學的、嚴謹的、透明的方法,在獨立研究的原則下,真實地反映各種不同的意見,而且數據背後是可以找到理據,而不是一些虛幻的純價值判斷或直覺反應。這樣,研究團隊可向委托方提供詳盡的、涵蓋不同觀點的、而且是具有代表性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