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20-09-26

身份證明局推出即日領取《刑事紀錄證明書》服務

△繼推出即日領取《個人資料證明書》及《社團及財團證明書》服務後,身份證明局於2020年9月25日推出即日領取《刑事紀錄證明書》的便民措施,讓合資格的市民可於申請當天領取證明書,並可按需要選擇到不同服務地點領證,達致便民利民的目的。

凡年滿16歲及持有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的人士,只要符合特定條件(包括非首次申請《刑事紀錄證明書》、其身份資料無須部門進一步查核,以及無需使用身份證明局的代寄服務),便可在網上或自助服務機提出申請後即日領取《刑事紀錄證明書》,符合條件人士將於辦理手續後收到即日領證通知,並在收據上顯示領取時間。在提出申請時,申請人還可自由選擇領證地點,包括:南灣中華廣場身份證明局、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或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詳情請瀏覽www.dsi.gov.mo\certificate_c.jsp。

辦理《刑事紀錄證明書》的網上服務及自助服務詳情,可瀏覽www.dsi.gov.mo/webservice_c.jsp 及www.dsi.gov.mo/eservice_drc_c.jsp。

任何查詢,請致電身份證明局熱線(2837-0777或2837-0888)或電郵至info@dsi.gov.mo。

『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結束

△為配合國家整體規劃,遵循特區政府建設澳門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施政方針,教育暨青年局透過開展“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促進學生對國家傳統文化的瞭解,培養溫、良、恭、儉、讓等良好品德及文化,承傳禮樂文明,增進家國情懷與愛國愛澳意識。教青局於昨日在該局仲尼堂舉辦“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並邀請清華大學教授彭林、五邑大學副教授譚金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鄧立光及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林發欽作分享。因疫情的關係,北京、開平及香港的三位教授未能親臨現場,但透過影片及即時連線等方式跟與會者分享互動,從不同層面及角度分享推廣中華傳統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活動吸引48所學校派出超過100名學校代表出席,當天更同步在網上直播,吸引接近200人次觀看。多所學校的代表亦於互動環節中分享學校推廣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經驗,並與四位教授互相交流。在場的每位參加者更免費獲贈由香港中文大學國學中心出版的《禮樂文明教育》及輔助學習教材套,有關教材亦已上載至教青局的教學資源庫供本澳教學人員參考。

隨著學術研討會打開了“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的序幕後,教青局於9月28日將邀請六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專家學者,從幼兒、小學、中學及家長不同層面分享推廣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的前線經驗,有關影片將在教菁社區Facebook專頁播放,歡迎有興趣的人士觀看。

藝遊計劃將增設媽閣廟前地表演地點

△文化局“藝遊計劃”自推出以來,反應理想。為加強活化社區與營造文化氛圍、提供更多展演空間予藝文工作者及推廣優質街頭展演,除現行的3個表演地點(簡稱“藝遊點”)外,文化局將於9月28日起增設位於媽閣廟前地的“藝遊點”,逢周一至周日的下午時段開放予“藝遊人”進行展演。

“藝遊計劃”由文化局於 2016年推出,分別在南灣.雅文湖畔、龍環葡韻及大炮台花園3個地方設置“藝遊點”,讓藝術愛好者有機會一展所長。截至2020年9月,共約453名本地及外地藝術愛好者申請使用“藝遊人咭”,超過13萬人次觀眾曾欣賞藝遊人的精彩表演。有關計劃獲得藝文工作者、市民和遊客的普遍支持及歡迎,並為藝遊點添上熱鬧的氣氛。

為回應“藝遊人”及社會各界對於增加“藝遊點”的意見,經綜合考慮,文化局將於9月28日起增設媽閣廟前地的“藝遊點”,歡迎表演藝術類、視覺藝術類或創意工藝類“藝遊人”到訪。該“藝遊點”的開放時間為逢周一至周日下午2時至6時,報到處設於媽閣廟前地紅郵筒附近,“藝遊人”報到後由駐場人員安排展演地點,同一時間僅限2組藝遊人使用。

除新增的“藝遊點”媽閣廟前地外,原有的3個“藝遊點”(南灣.雅文湖畔、龍環葡韻及大炮台花園)維持逢周五至周日及強制性假日開放。計劃指引及詳情可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bus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