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 跌破6.63創6年新低

2016-06-28

【香港中通社6月27日電】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27日報6.6375,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這一數字較上一交易日大幅貶值599基點,為去年8月13日以來的最大百分比降幅。專家認為,英國“脫歐”將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長跑,會有起伏及波動。

證券時報27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375元,1歐元對人民幣7.3184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5042元,1港元對人民幣0.85522元,1英鎊對人民幣8.9194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9384元,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4.7149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8883元……

報道指,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的邀請參加了基金組織舉辦的中央銀行政策研討。他指出,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制度應符合市場經濟的更高要求,即匯率更靈活,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資金流動更自由,本外幣兌換更方便,並能為本國和外國投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新京報27日評論指,隨著英國“脫歐”,中國將獲得與歐盟和英國進一步的邊緣貿易協議,人民幣將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國際貨幣,若中國能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低通脹,人民幣就將在全球金融市場中被廣泛使用。

評論指,人民幣的問題不僅是匯率的高低,而在於其背後的信用。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匯率上下漲跌起伏波動,猶如美元、英鎊、日元暴漲暴跌那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根本不用大驚小怪。人民幣的真正強勢,將取決於中國經濟的真正強大,使之最終成為自由兌換的強勢信用貨幣。

中國經濟網27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潘宏勝認為,人民幣作為一個新晉國際貨幣,不是既有佔優貨幣和現行國際貨幣秩序的“闖入者”或“挑戰者”,而是“適應者”和“建設者”,“人民幣國際化是長跑,不是短跑,更不是衝刺”。他強調,人民幣國際化在方向上是前進的、上升的,過程則是波浪型的,會有起伏、有波動。這體現了一種系統性和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契合複雜事物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