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尊重抑操縱

2018-06-11

今年一月,《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快將結束,天主教澳門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舉行專題討論會,講者包括神父、修女、牧師、信徒。相關報道引來謾罵、人身攻擊。健康的社會不需要不同的意見嗎?而且,無論是本澳或外地,天主教的倫理觀點對社會的影響相當微弱,何需惡言相向?

人工受孕是一個非常重要課題。縱使,引起的爭議,甚至產生的問題相當複雜,涉及商品化、優生主義等等。不過,歸根究柢是涉及銷毀胚胎。面臨的是捍衛或殺害生命的抉擇,也涉及基本的取態:尊重或操縱生命。因此,有需要提供更多資訊讓公眾深思。

其實,基督信仰與主流值價相撞,絕不是今天才出現。早在二千年前,耶穌,以及祂創立的教會就被視為主流值價的衝擊者。今日的信徒受到言論攻擊,也不意外。他們相信的主曾說:「世界若恨你們,你們該知道,在你們以前,它已恨了我。若是你們屬於世界,世界必喜愛你們,有如屬於自己的人;但因你們不屬於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為此,世界才恨你們。」

話說回來,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在去年的回歸酒會 (十二月二十日) 接受訪問時表示,不會親自發出牧函、文告向教會和社會說明《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問題。並指出,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代表教區發聲,已經足夠。他相信,政府懂得明智地處理相關立法事宜。

隨後,有一則報道 (十二月二十二日) 引信友的注意:韓國首爾總主教濂洙政樞機發表聖誕文告闡明:「身為基督徒,維護人類生命是我們的責任。天主教會的教導清楚表明,人類胚胎應被視為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誰都沒有權利除掉尚未出生的脆弱生命。」

環視各地的教區,主教不只鼓勵信友參加維護生命的遊行,有些更站在隊伍前列。教宗方濟各也曾發函,支持英國、美國、法國、秘魯等國家的捍衛生命遊行。近日,他在一次活動中重申,人類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恩典需要得到促進、守護和維護。

(上述內容與特輯受訪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