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肆食品露天交收存食安隱憂

陳溥森倡建一套完善食安制度應對突發

2022-06-02

陳溥森

食肆食品露天交收存食安隱憂

【特訊】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兼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表示,澳門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尤其是重視食品公共衛生安全的保障工作。早在2013年10月就頒令實施《澳門食品安全法》,不僅針對危害人體健康的食品原料和物質制訂明確的限量安全標準,而且還對違規參與生產和經營環節的企業和人士予以重罰,目的在於強化對源頭生產和食品處理環節上的管理,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實施以後,標誌著中央協調機制的基本形成,加強了對場所監察、食品檢測、風險評估等項工作的標準化運作,從而大大減少了有害健康、錯誤標識或摻假食品對市民的危害,令澳門的食品安全有了明顯的改善。

無獨立包裝食材就地擺放令人憂

然而,這並不意味澳門的食品安全工作已盡善盡美,因從實際情況來看,現時的食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著漏洞和不足。事關現時的食品安全管控範圍和目標,似乎集中關注的更多的是對生產過程原材料和添加劑的來源和使用,以及廢棄物的去向和處置,而忽視對整個食物鏈運輸和交收過程的監管,這個中間環節往往就存在著食品安全隱患。眾所周知,澳門作為「美食之都」和旅遊城市,大街小巷遍佈酒樓、食肆、餐廳、外賣店、便利店等,每天消耗龐大數量的各種食物,這些都需要經生產或經營單位按需按量送貨上門,才能保證朝午晚三市的正常供應,這包括有各式食材、蔬果和烘焙食品等。

陳溥森指出,問題就出在這里,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店舖營業時間參差不齊且人手有限,而不同配送單位的交貨次序也有遲有早,因此買賣雙方難以做到無縫銜接與安全交收,結果人們不時在馬路邊或騎樓下見到一包包的食材和一盤盤的麵包露天擺放,最令人擔憂的是,一些烘焙或油炸食品並非具有獨立包裝,而是成盤成箱、無遮無擋地擺放在人來車往的公共地方,裸露食品極容易受到雜物、沙塵、雨水、囗水等污染物帶來細菌性的感染。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這種風險必將越來越高,已到了不能不防的地步。

呼籲責任單位加強食安宣傳及監管

食品安全重在前端防範、事中監督、末端嚴懲這三個環節的強化約束。《澳門食品安全法》實施將近10年,時移勢易,澳門的食品和餐飲形勢巳發生巨大的變化,陳溥森認為當局確有必要根據社會發展和市場變遷,適時對食品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作出階段性的總結檢討,針對法律漏洞和執法盲區,充實內容、堵塞缺口,令法規執行更加完善。其次,市政署作為食品安全控制系統的單一主管部門,礙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它有一些事情的處理又難免鞭長莫及,應進一步完善具體協調機制,令其他的相關部門在監督管理、巡查督導、抽查檢測、風險評估、宣傳教育等方面同時有序運作,而不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促進食品安全工作能在各範疇全方位地齊頭並進。

還有的是,現時「食品安全法」的規範要求,仍未涵蓋完整食物鏈的各個環節,他建議當局就應該對食品及原材料的運輸防污和交收安全多作宣傳,制定執行標準和規例,提高供需雙方的自律意識,至少要做好預防食品被污染的包裝工作。與此同時,當局要加強巡查,對屢教不改或情節嚴重者予以處罰,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食品溯源和問題食品召回制度。長遠而言,應從大局考慮,政府內部應妥善分配相關部門的監管權限和基本責任,整合協調機制,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