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頭臨時街市重新使用

應內設良局外疏交通

多裝抽氣利通風人貨分『䢂』更健康

2021-09-25

沙梨頭臨時街市將安置紅街市攤販

街市外停車場一角

陳溥森

【特訊】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兼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表示,社會上對紅街市整治問題的議論並非始於今天,只不過是由於當局近期擬加快這一方面工作的進度,為妥善安置街市內現有攤位的遷移,應付北區市民日常生活所需,而考慮從新啟用沙梨頭海邊大馬路的臨時街市,才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紅街市重建務求文化與實用兩平衡

陳溥森表示,眾所周知,紅街市於1936年啟用至今,不僅是澳門人流量較大的傳統式公共肉菜街市之一,而且其塔樓式設計的建築也別具一格,成為該區的特色地標。近一個世紀的光陰已經過去,紅街市既見證了澳門市民生活的改善和家庭飲食習慣的變遷,但整幢建築物又無可避免地陸續出現了潮濕銹蝕,屋頂及樓板存在滲漏水的情況,不少室內設施呈現出嚴重的老化,而達到必須進行保養維修的地步。為此,在七、八年前有關方面已對此展開評估工作,隨後市政署在此基礎上與工務、文化、消防及電力等部門反復溝通,最終確立保留歷史特色的原則,決定在明年上半年對紅街市採取保持建築完整性的方案進行整治。市政署為讓整治工作更趨完善,近期還在不同方面諮詢意見吸納良策,務求使街市整治與文化保育取得最大的平衡,此舉非常嚴謹慎重,值得贊揚與支持。

重啟沙梨頭臨時街市一舉兩得

陳溥森認為,問題在於在整治過程中因涉及到對歷史建築的完整保護,故具體施工不可能大刀闊斧地大破大立,個別內部結構甚至還要精雕細琢,這些都需要一定的工時才能完成,難免令竣工日期的計劃要適當延長,初步估計整個工程完成所耗時間不會少於兩年。紅街市整治,原有商販總得要有地方另行安置繼續經營,一為個人謀生,二為服務市民,但鄰近的義字街卻因交通安排、配套設施和電力供應都難以滿足需要,故無法做到承擔分流,所以重新啟用沙梨頭臨時街市則是最佳的選擇,地點比紅街市稍遠,希望高士德區和筷子基區的老街坊們能夠予以理解。

幾點建議冀當局規劃健康街市

陳溥森表示,沙梨頭臨時街市啟用已有近十年,雖樓高兩層,可安置一百六十多個攤位,基本上可確保安排到肉類、冰鮮、魚類、禽蛋、豆芽、蔬菜、雜貨等門類的攤檔遷移擺賣,不過,它畢竟是臨時性質的街市,因此其內部布局與配套設施就未必能適應到現時的新形勢,尤其是在疫情下的群體防疫安全問題。臨時街市未來重啟時,他建議在地面層多裝抽風抽氣設施,盡量安排售賣冰鮮肉類、家禽和鮮魚類攤位,以利空氣流通及減少異味的積聚,也利客流疏散和環境清洗。此外,兩部升降機應努力做到人貨分開使用,減少交叉感染,提高室內的舒適度和安全度。在室外,重點要處理好門口周邊的空地的停車位置,合理安排使用,要設置上落貨區,避免屆時人車爭路,導致連商販上落貨都難有泊位停車。況且人車擁擠勢必會增加人與人、車與車的磨擦糾紛,不利社會和諧,希當局規劃時要有足夠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