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放美豬美牛 換到什麼好處?

2020-09-05

【香港中通社9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台灣當局8月28日宣佈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限制,宣稱是基於“國家經濟利益”,能為台灣取得更好的“國際地位”。政策一經公開便引發島內輿論嘩然,更讓蔡英文滿意度下滑。這一“與民為敵”的政策,為台灣換來什麼好處?

蔡英文向民衆解釋,開放美國豬牛肉入台,是“基於國家經濟利益,符合未來總體戰略目標的決定”,是美台經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起點。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則直言,可以為台灣換來更好的“國際地位”。

但島內民眾似乎並不買帳,台灣《美麗島電子報》8月31日的民調顯示,高達73.7%的受訪台灣民眾反對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輸台。就連民進黨籍的桃園市長鄭文燦也發文表態,將下令全市各級學校一律採購台灣本地產豬肉,拒絕美豬進入校園。

這一政策未得台灣民心,卻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歡心。蔡英文一宣佈開放,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商務部長羅斯等多位美國高層官員,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歡迎和支持。

就雙邊協商談判而言,台灣公開宣佈接受含瘦肉精的美豬、有瘋牛症風險的美牛,自然希望通過妥協而獲得利益。那麽,台灣能換來翹首期盼的美台自由貿易協定(FTA)嗎?

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前台灣“立委”吳育昇4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台灣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並不一定能得到和美國簽署FTA,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閉口不談FTA,只提到雙邊貿易協定(BTA)。而BTA對台灣來說,意義並不大,而且即便是BTA,現在也只是口頭上說說,最終能否簽署也還是未知數。

台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也表示,大家以為台灣換到了BTA,甚至誤認為BTA就是FTA,其實“BTA不等於FTA,BTA對簽約國不見得全都是有利的”。例如美國和日本1957年簽署的《紡織品協定》、1977年的《彩色電視機協定》、1986年的《半導體協定》都是BTA,但都是在限制日本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協定,對日本產業造成關鍵性重大傷害。

吳育昇說:“台灣的豬肉100%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進口外國的豬肉。更好笑的是,民進黨要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卻不讓台灣的養豬戶使用萊克多巴胺;如果萊克多巴胺是安全的,為什麼台灣本土的豬不能加?而要去進口美豬?民進黨的政策顯然都是互相矛盾、表裡不一的,說起來是非常丟臉的事情。”

現在,民進黨政府以犧牲人民健康的代價,能否為台灣換來“國際地位”?國民黨“立委”葉毓蘭9月3日表示,假使美豬、美牛進口換不到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或自由貿易協定,這代表蔡英文太“失職”了。

曾任台陸委會主委辦公室主任的施威全則指出,台灣宣佈美豬、美牛開放之後,美國又對外指出將處理貿易逆差,又稱將與台灣進行“台美經濟商業對話”、“雙邊貿易協定”(BTA),但台灣想要的台美自由貿易協定久無下文。這也代表在這局中,美國得到實質的東西,台灣只得到一團混亂,代表賽局失敗。

吳育昇指出,民進黨當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配合美國的反中和特朗普的選舉,因為這有助於共和黨政府穩住中西部的農業州。可以說,這是台當局送給特朗普選舉的禮物,最終可憐的是台灣人。蔡當局實在是太過一廂情願,熱臉貼了冷屁股。

在吳育昇看來,民進黨現在完全“反中仇中”、一面倒向美國的心態,是需要擔憂的。這次事件來看,台灣不僅從美國方面無法得到好處,反而還可能把自己推向更危險的境地,一方面傷害台灣人民的健康,另一方面對兩岸關係沒有幫助,繼而引發大陸對民進黨當局更加對立。台當局的做法是非常不智、不值得且沒有必要的。